生活反思與心得

創傷知情與兒少服務工作坊

By 文揚 Wen-Yang 17 May 2021
創傷知情與兒少服務工作坊

前陣子(4/27)參加勵馨基金會所舉辦的創傷知情兒少工作坊,比較細膩地認識了創傷和創傷對人的影響,也聽到幾個可怕的創傷故事,雖然當下讓人不太舒服,不過那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事。

創傷知情(trauma-informed) 雖然不是創傷治療,只是初步的基礎而已,但我覺得要讓人成為「創傷的知情者」真的很重要,也就是對創傷有正確的理解和認識。

在壓力或創傷的影響下,人的身心變得敏感,容易產生情緒不穩甚至行為失序的狀況,對一般人而言,可能會視為「問題兒童」。例如:孩子在學校嗜睡、逃學的狀況被一般老師視為「不乖」,但這些失序的背後可能隱含家庭失功能或創傷的問題,若沒有正確理解創傷或發現創傷的存在,那最終可能演變成嚴重的身心症狀


身心容納之窗

img

身心容納之窗是創傷知情裡重要的概念,簡單來說是指身心會有某個界限容忍範圍,一旦壓力過於龐大而超出範圍時,就可能會進入戰或逃或凍結的狀態。令人佩服的是,社工和心理師分享實務工作中用紅綠燈、火山、氣球這些隱喻來和孩子解釋身心容納之窗的概念。

在其中一個故事中,某位孩子說:「有時候你會心情變亂,就像這樣(混在一起的顏料)。」我覺得是很簡單又貼近現實的一句話。顏色、聲音,這些感官經驗非常真實但我們只能用極為有限的語言描述,情緒也是如此,有時候會有某種「心裡明白卻難以表達」的障礙。混亂的情緒的確就像被混在一起的顏料一樣,這樣的表達比起口語更為貼切,讓人明白


關於調節

在創傷知情的觀點中,我學到很重要的一點是: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習慣、熟悉的方式調節自己的狀態。即便是看似可怕的自傷、自殺的行為,都能被視為一種調節自身的過程,講師提到,也許孩子過去曾用這樣的方式度過難過的時刻,當類似的情感經驗浮現時,就會想如此「調節」自己,藉由傷害自己讓大腦產生腦內啡,鎮靜下來。所以工作者該如何看待這樣的行為呢?講師提到,要試圖做的是看有沒有機會引導出較正向的調節方式

另外,講師還提到抽煙為何這麼吸引人,是因為抽煙的確是一種幫助調節自身狀態的「呼吸」,而且是維持一段時間的深呼吸,讓身體和情緒能得到恢復平靜的狀態。(也許戒煙可以搭配深呼吸的練習)。

而且,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也不知不覺會調節自己,當情緒低落、坐不住、鬱悶時,可能會想出門走走、吃甜食、吃大餐、看影片轉移注意力等,這都是一種調節。但是對於帶有創傷的孩子,要能用適當的方式調節自己可能是困難的,而講師也介紹了TRE運動,藉由抖動身體來幫助釋放壓力。


關於情緒

在學習創傷知情時,認識情緒的語言也佔了很重要的部分:練習去聆聽傷心、憂鬱現在在訴說些什麼,不去評價每一種聲音、感覺,因為每一種聲音感覺都是身體的一部分,代表在提醒我們一件事。我想到 《家庭會傷人》 也提醒了我同樣的事:

藉由對情緒的體會,才能充分瞭解在需求的滿足上,自己身在何處。情緒的意思是動作之下的能量;這個能量就像生氣時的心跳和肌肉緊張,能夠幫助我們準備好解決問題和面對遭遇威脅的情境。倘若我們沒有憤怒的能量,就無法維護自己的尊嚴和自我價值。恐懼是辨別的能量,幫助我們衡量危機並且意識到危險的所在,以便保護自己。憂傷是道別及結束的能量,生命是一個不斷說再見和完成生長循環的過程。痛苦和憂傷給予我們力量結束過去。一個孩子能夠對嬰兒期及幼兒期說再見,才能進入學齡階段;一個畢業生能夠對學校說再見,才能真正進入社會,成為社會新鮮人。成長需要一連串的死亡和心聲,痛苦是一種具有治療性的感覺,它是我們成長的必經之途。

結語

綜合所學到的內容,我覺得創傷知情的重點之一在於「學習如何調節自身情緒狀態」。身體作為情緒的載體,無論我們有無意識,其實都在自動幫助我們進行調節,戰或逃或凍結也是一種自然面對創傷的反應。然而重點在於,如何藉由練習,嘗試發展出較為正向的調節方式,並且是自己更能夠掌握的,讓自己能在進入「紅燈」狀態之前,就先在「黃燈」意識到並踩下煞車

而且,我覺得創傷是離我們每個人非常靠近的事情,即便是成人,在面對重大壓力時都有可能承受不住,而導致如同「慢性疼痛」的創傷或陰影,若缺乏適當的調節方式那有可能演變成更嚴重的身心症狀

最後,我覺得創傷知情很棒的一點是,鼓勵人們去看見失序狀態和行為背後更多的可能,為看似混亂的症狀撐出一點空間,這使得帶有創傷的孩子能夠從「壞孩子」的惡性循環中被拯救


後記

其實2018年在百味實習的時候就曾接觸過嘉琪老師和創傷知情的概念,只是當時沒有好好認真學習,直到這次參加工作坊才真正認識了創傷知情,而且每一位講師似乎都是嘉琪老師的學生。後來,我還去翻找三年前百味和嘉琪老師的群組,趕緊認真閱讀,有一種彌補三年前錯失機會學習的感覺。


工作坊筆記

創傷知情與兒少服務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