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心得

《Rhythm + Flow》:嘻哈是化痛苦為力量反擊的語言

By 文揚 Wen-Yang 01 August 2021
《Rhythm + Flow》:嘻哈是化痛苦為力量反擊的語言

看完《Rhythm + Flow》之後,再回頭比較《大嘻哈時代》,實在覺得兩者詮釋的嘻哈不太一樣。

《Rhythm + Flow》令我震驚的是,大多數選手來自單親、貧窮或遭遇家暴的家庭,他們帶著某些苦難站上舞台演出,訴說自己的故事、為家人奮鬥。從演出能感受到他們是信念堅定的人,也是有信仰的人,不時會有選手見證神、感謝神,讓氣氛變得和諧。這些特質都呈現出嘻哈文化的「真實性(real)」:選手們追求自我實現、想改變糟糕人生的渴望 ,他們將苦痛轉化為饒舌,發出自己的聲音並在演唱中得到力量。

記得陳素秋老師曾在文化人類學課上播放Eminem的《8 miles》,介紹饒舌Battle源於黑人社區,是一種反擊壓迫、反擊貧窮或弱勢地位的文化藉由饒舌證明自己,把受壓迫的苦難轉化為一種力量

反觀《大嘻哈時代》的演出給我不太一樣的感覺,多數的作品還是停留在「大屌歌」的範疇,雖然它也是帶著自信證明自己的聲音,但也僅止於自己而已。真正令我欣賞的是像嗩吶所說,KI、88男、7ling這類用自身的挫敗為主題,反擊回去的作品,他們將痛苦轉化為藝術、創作的能量,那樣的聲音引發了其他痛苦的人的共鳴

嘻哈或饒舌所說的「真實性Real」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我覺得不只是做自己、成為自己、不在乎他人眼光而已。真實性關乎著痛苦得以用其他的形式被詮釋,受苦者不再被痛苦宰制,而能用自身的創意、勇氣去對抗世界所認為受苦者該有的形象

最後,T.I在節目中的一段話真的有鼓勵到我:

Pain creates the best art, no matter how you slice it, and there’s a lot of pain in your story. Share it.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