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心得

《河畔小日子》|電影心得

By 文揚 Wen-Yang 02 November 2022
《河畔小日子》|電影心得

名為「牟呼栗多」的社區,聚集了各式各樣碎碎的人,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故事居住於此,度過日復一日的生活,浸泡在時間的碎片裡。 ⁡

「牟呼栗多」、「剎那」是佛教使用的時間單位,把時間視為碎片的時候,時間感將有所不同,生命的意義被放大、被縮小看到,「就像天空的顏色一樣,變了又消失了」。 ⁡

阿真說,片中的人也是某方面無家的人,在社區尋求歸宿。帶著碎碎的故事來到社區的人,不單只是碎片這麼簡單,好吃的白飯、美味的壽喜燒把碎片聚集、凝結起來,碎片不再是無意義的碎片,而是互相揉合的拼圖。(而且大家都很窮) ⁡

「飯啊,比起一個人吃,和別人一起吃會更好吃。」 ⁡

片中的每個人都有著奇形怪狀的一面,在社區的相遇、餐桌的共食、菜園的採集、寺廟的休憩,以及河畔旁的回收物,不同的空間都將人們串連起來,使得破碎的心也有修補的可能。 ⁡


我發現,主角山田和大叔島田性格有點相反,前者是常常獨處,後者則是難以忍受獨處。 ⁡ 無論是山田或是島田,都有不可告人的過去,並且都經歷了壓抑、沈澱、釋放的過程,如此成為一個人。 ⁡

「我是極簡主義者,就是放下所有財產和身分地位,這樣就不會感到貧窮跟孤獨。」 ⁡

「那不就是…?」 ⁡

「不是廢物哦,我有思想。」 ⁡

大叔島田的極簡主義雖然有點幽默,卻也是一種把握當下生活的詮釋,「時間」也是「極簡主義風格」在度過。 ⁡


實在是好喜歡導演聚焦日常的鏡頭,用比較隱晦的方式談生死議題:失去家人、孤獨死、無力狀態突然大口啃起生鮮蔬果,去感受來自大自然的生命活力,這些都一再觸碰到了生死這件事。 ⁡

「像我一樣有前科的人,也可以去感受小小的幸福嗎?」 ⁡

對我來說,電影最高潮的部分是山田用石頭將碎片化為粉末。在社區裡的每個人其實都像山田一樣,帶著生命的「前科」活著,珍惜著小日子的小小幸福,不斷思考生死、存在的問題,讓已經破碎的碎片化為粉末,回歸塵土。 ⁡

導演並沒有完整交代每個人的故事線,但我自己很好奇。依照平均的敘事角度,其實我覺得每個人物都可以成為主角。 ⁡

最後,片中出現許多詭異的對話跟設定,有些讓我細思極恐或是突然嚇到,好險這是一部陽光&夕陽色調的電影。片尾完美結束在那隊伍中,演奏簡單的樂器,繼續度過那小小的、樸實的河畔小日子。 ⁡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