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書摘

一行禪師講《心經》:到達彼岸的智慧|閱讀書摘

By 文揚 Wen-Yang 17 May 2022

P.35

人們聽到「空」這個字時,通常會感到惶恐,因為他們傾向於將「空」等同於「無」、「不存在」。西方哲學專注於有與無的問題。我經常說:「有或無,那已不是問題。問題在於相即。」

如果我們繼續深觀這張紙,可以看到紙之中的陽光。如果沒有陽光,就不會有森林。沒有陽光,一切無法生長,包括我們。因此我們知道陽光在這張紙之中;這張紙與陽光相即。再深刻觀察,我們看到將樹木砍下、送到造紙廠的伐木工人。我們也看到小麥。我們看到伐木工人依賴他每天吃的麵包而生存,因此用來做麵包的小麥也在這張紙之中。伐木工人的父母也在這張紙之中。缺少當中的任何一個東西,就不會有這張紙。


P.41

帶我們到彼岸的智慧。智慧不同於知識。知識就像是水,是流動、有滲透性的。我們執著的知見猶如固體,會阻礙智慧的流動。在佛教中,知識被認為是真實智慧的障礙,我們要能放下已有的知識。


P.42

如果我拿著一杯水,問你:「這杯子是空的嗎?」你會說:「不,杯子裝滿了水。」但如果我把水道調,然後我再問你,你可能會說:「現在杯子是空的。」杯子不可能空掉一切。除非你知道它「空」了些什麼,否則說「空」是沒有意義的。杯子空掉了水,但它沒有空掉空氣。因此,說空,即是在說空掉了某些東西。這是一個大發現。因此,當觀世音菩薩說五蘊皆空,我們必須問:「尊敬的觀世音菩薩,空了什麼?」


P.44

說五蘊皆空,亦即再說它們不獨立存在。這五條不停流動的河,每一條都是由其他四條組成。五蘊相互依存,彼此相即。


P.45

觀世音菩薩觀照五蘊,照見五蘊不獨立存在。每一蘊都與其他四蘊相即而存在。我們的色身沒有一個獨立的我,卻充滿了宇宙的一切。我們的受、想、行識也沒有獨立的我,但同時充滿了存在的一切。


P.49

在印度有一個古老的故事。一粒鹽巴想要知道海洋有多鹹,於是它跳進海裡,與海洋的水合一。如此,那粒鹽巴得到了圓滿的理解。

如果我們想要和平,想理解另一個國家,我們不能只站在外面觀察。我們必須與當地人民合一,以理解他們的感受、認知和心理。任何有意義的和平工作,都須依此修行:進入其中,與之成為一體,以能夠圓滿理解。

在《念住經》中,佛陀建議我們如實觀察,教導我們於身中觀身,於受中觀受,於心中觀心,於法中觀法。佛陀用了重複的字,是因為你必須進入你所觀察的,與之成為一體,這樣才能理解。核子科學家也開始這樣說。當你進入原子的世界,你必須成為一位參與者,才能夠理解。你不能只是站在外面做個觀察者。如今,科學者都喜歡用「參與者」來代替「觀察者」。

(穿越)


P.56

我們以為我們自己清楚了解這個身體。我們相信,因為這個身體時刻與我們在一起,我們就已經從內到外透徹地了解自己的身體。但此經讓我們知道,我們對這個身體的認知充滿了謬誤。因此,我們須更深入地反思,以理解「色即是空」,身體是空這一切。

正因為這身體是空,它才能夠顯現。我們的身體充滿了一切,充滿了生命。「空」這個字不應該把我們嚇倒。這個字非常美妙。「空」並不意味著不存在。如果這張紙非空,那麼陽光、伐木工人和森林如何能進入它?它又怎能成為一張紙?要有一個空的杯子,就得有一個杯子。同樣地,色、受、想、行、識也得存在,我們才能說它們是空的。因此,說「色即是空」,並不是說身體不存在。


P.66

但隨著量子科學的出現,許多科學家都不再如此看待物質。科學家們同意物質是由原子組成,原子由次原子粒子構成,他們認為這些粒子並不獨立存在,只是整體的一部份。根據這個原則,電子是由非電子的元素造成。沒有電磁場,電子不可能是電子。對於質子和中子亦如此。質子是由非質子的元素造成,它與宇宙的一切相互關聯。不僅如此,次原子粒子是動態的,時刻都在變動。

在我們對宇宙的觀察中,從最細的基本粒子到一根草、一條河、一道陽光、一個遙遠的星系,有什麼是靜止的?我們的身體並非靜止的,它如何一條由細胞組成的河流,不停留動。我們身體的細胞無時無刻不在經歷生與死。因此,根本沒有一個我,沒有永恆的靈魂,沒友不變的東西;有的只是延續。河流在那裡,深觀,你會看到沒有一個「我」在令河水流動;沒有一個「我」在指揮或控制,沒有一個在下命令的老闆。河流有不同的名稱,但無論是恆河、尼羅河或密西西比河,河流本身都在不斷變化,時刻在更新,唯一沿用的只是那名字。你無法在同一條河裡沐浴兩次,河流也無法迎接同一個你兩次。當你再回到這條河時,你已是個不同的人。你時刻在變化流動,河流也時刻在變化流動。


P.72

每天,我們目睹生死,為何觀世音菩薩說「不生不滅」?

假如我從左到右畫條線來代表時間。我們想像左邊為過去,右邊是未來。你從線的左邊取一點,稱其為「生」—你出生的那一刻。只是這樣設定一點為「生」,我們會遇上問題。你以為自己出生之前不存在,屬於「無」的領域,你只是在「生」這一點上才開始存在。你相信你在這條線上前行,過著自己的生活,你一直是同一個人,直至你去到線上的另一點「死」。你相信,當你到達「死」這一點時,你就不再存在,你從「有」回到「無」的領域。

試想一隻快生蛋的母雞。在她生蛋以前,雞蛋已在她之內。同樣地,在你出生前的九個月,你已在母親體內。很明顯地,你在出生以前,在「生」這一點之前已存在。事實是,如果某些東西已經存在,那麼這些東西根本不用「出生」。如果你不是已經存在,怎會突然變成存在,從無變成有?

事實上,你在母親受孕之前已經存在。組成你的一半元素已在你母親之內,另一半元素在你父親之內,不只是就基因和染色體而言,思想、信念、特質和才華也是如此。弱勢再往前推,你會看到自己也存在於你的祖父母、曾祖父母以及他們的父母及祖父母之內。深觀,你會看到自己沒有一刻不存在。母親生你之時,並非你出生的那一天,而只是你以這個形相顯現的一天。你一直在那裡。沒有生,有的只是延續。你所謂的生日,其實只是你的延續日。下次當你慶祝生日時,你可以說:「延續日快樂。」


P.75

更深入地觀照,我看到過去去世的我也是一朵雲。這並非詩意,而是科學。我正如這張紙,不只前世是雲朵,現在仍然是朵雲,我由吽地、水、火、風組成。我所飲用的ˊ清水曾經是一朵雲。我所享用的食物,曾經是陽光、雨水、土地。就在這一刻,我是雲朵、河流、空氣;因此我知道我過去也曾是雲朵、河流、空氣。我曾是石頭,曾是水裡的礦物質。這並非是否相信輪迴的問題,這是地球上生命的歷史。我們曾經是氣體、陽光、水、菌類、植物。我們曾為單細胞生物。佛陀說,在過往某一世中,他是樹木,是魚兒,是一隻鹿。這不是迷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曾是雲朵、鹿、魚兒;今天,我們仍繼續是這些物種。

(人我不二)


P.76

無物被創造,無物被毀滅

「生」這個概念是我們心的創造。一旦認為有生,就代表有死,然而在究竟實相裡,無生亦無滅。出生,意味著你從無變成有,但觀看雲朵,它並非如此。雲出現在天空以前,並非是吳,之前她是海洋裡的水,是太陽製造的熱力,也是升到天空中的水蒸氣。當我們看不到天空中的雲時,它並未死去,只是變成了雨或者雪。「死」這個概念也是我們心的創造。從有變成無是不可能的。雲並未死去,它正在以新的形相顯現:雨水、冰雹、雪花、河流,以及我雙手捧著的茶。雲的本性是不生不滅。

(凝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漣漪)


P.80

當我們能看到這條臍帶,便能開始看到無數條把我們與周圍的所有生命聯繫在一起的「臍帶」。在我們與河流之間,有一條臍帶。我們每天喝的水,從山上的清泉和溪流來到我們的廚房。所以,河流也是一位母親,在我們與河流之間有一條隱形臍帶。如果我們尚未見到這條臍帶,那是因為我們未能足夠地深觀。在我們與雲之間,有一條臍帶;在我們與森林、與太陽之間,有一條臍帶。太陽猶如我們的付千。缺少與太陽的聯繫,我們和萬物都無法生存。我們由無量的父母滋養和支持者。河流、野生動物、植物及泥土裡的所有礦物質,都是我們的父母,也是地球上一切現象的父母。因此,佛經說,眾生皆是我們無量無世以來的父母。


P.81

你要能夠「看到」生命。你不應該說樹葉「的」生命,而是樹葉「中」的生命,樹木「中」的生命。生命就只是「生命」,你能夠在我之中、在樹木之中看到。我看到樹葉從樹枝掉落在大地上,在快樂地起舞,因為當它調落實,已經看到自己在這棵樹之中,這是多麼的快樂。我合掌鞠躬,知道自己能從這片葉子中學到很多,因為它並不害怕,懂得無生亦無滅。


P.88

我住在法國西南部多爾多涅的梅村,該區域以向日葵聞名。但人們四月來到梅村時,看不到向日葵。他們聽說這週唯有很多向日葵,但一朵也看不到。然而,如果你問農夫們,他們會說,他們很清楚地看到向日葵,因為他們剛剛播撒了向日葵種子。他們翻土、播種、施肥,知道只需多一個條件,向日葵就會顯現。這個最後的條件是暖和 天氣。當天氣開始回暖時,向日葵種子萌芽,到了六、七月、,向日葵就會盛開。

所以,農夫們能看到訪客所看不到的。我們說這裡一朵向日逵也沒有,是因為我們沒有看到所有潛在的因緣條件在等待著。我們傾向於相信,沒有看到向日葵,向日葵就不存在;當我們看到向日葵時,它們突然存在。「不存在」這個說法並不正確,但「存在」這個說法也不正確。當某些東西尚未顯現,我們傾向於相信它屬於「無」的領域;當它顯現時,我們說它屬於「有」的領域。但「有」與「無」這兩個概念皆不合乎實相。我們無須等到鮮黃色的向日葵在田野裡盛開,才說向日葵在那裡。它們已經在那裡隱藏著,我們看到與否,關乎時間和潛在的條件。

我們的身體是因緣聚合而成的顯現。你的身體就像向日葵,如果缺少了某一個元素,就不會顯現。佛教清楚地教導,當某些東西顯現時,它無所從來;當它不再顯現時,它無所從去。它沒有生,也沒有死。它並未從有的領域去到無的領域。


P.93 上帝存在嗎?

西方神學和哲學浪費了許多時間,嘗試證明某些東西存在與否。人們都在問,例如:上帝是否存在?二千年過去,人們還在爭論這個問題,未能達到讓人滿意的結論。一些人說上帝存在,另一些人說上帝不存在。但是佛教在二千多年前,就再說真諦超越有無。如果上帝是究竟的,那麼上帝一定超越有無。我們不能說神存在,或是說神不存在,因為存在與不存在只是同一實相的兩面。

「有」是偏於一邊(邊見),「無」是偏於另一邊。我們必須超越有與無。「相即」這個詞能幫助我們看到究竟實相。相即,意味著你無法獨立存在,你與萬物相互依存。相即能夠把世俗諦與真諦連接起來,慢慢地將你帶到空性。空性代表究竟實相,萬物的本性。在這一層面,無始亦無終,無生亦無滅,有與無的概念移除了。

「有與無」的觀念彼此對立,為此我們掙扎於辯論是有還是無。當我們談到真諦時,我們用到「空性」這些詞。「空」在這裡並無對立之意。起初,我們以為「空」是「滿」的對立,但正如我們所說,「空」即是「滿」。你沒有一個獨立的自我,但你包含了整個宇宙。

在西方,有與無這個問題已爭論了二千多年。但在佛教裡,「有與無」並不是問題。我們修習超越有與無的概念。我們移除有與無之間的界限,藉此看到實相的本性。當佛陀被問及何種正見能讓我們接觸真相時,佛陀回答:超越有無之見。這即是佛教所說的正見。因此,現在當有人問你是否存在,你可以說:「我不執著於存在或不存在這些概念。我不執著於有或無,我與萬物相依而存!」正見是我們瞬間即可獲得的洞見,我們無需花費時間去討論它。正見幫助我們節省了不少能量、口水和墨汁。


P.99 不善亦不惡

我們被自己關於善惡的想法囚禁著。我們只想要善,希望移除所有惡。但這只是因為我們忘了善由非善的元素組成。假設我們手握一枝漂亮的樹枝,當我們以無分別心看著它時,會看到美麗的樹枝。但一旦我嗯開始分別這端是左,那端是右,就有問題了。我們可能會說我只想要左,不想要右,難題即刻產生。政治上,如果沒有右派,如何有左派?假設我們不想要樹枝的右端,只想要左端,我們想法實相破開,企圖擲掉其中一半。然而一旦我們這樣做,剩下的一端又變成了新的右邊—因為一旦有左,就會有右。如果我們感到懊惱,再一次這樣做,我們仍然有左也有右。

善惡亦然。你不可能只有善,你無法把惡完全清除。感恩有惡,才得以有善,反之亦然。如果演話劇,你扮演英雄的角色,那麼你得有一個對手,英雄不成其為英雄。在佛教裡,我們稱那位對手為魔王—那嘗試阻止佛陀證悟的魔王。


P.102

最後,佛陀輕聲地說:「你以為做佛陀很有趣嗎?你不知道我的弟子是如何對待我的。我未說過的話,他們說是我說的。他們建造宏偉的寺院,把我的造像放在佛壇上,讓人們供奉香蕉、橘子、米飯,但這一切都是為了他們自己。他們把我包裝起來,把我的教導變成商品。魔王,如果你真的知道做佛陀是怎麼一回事,你一定不會想要當佛陀。 」


P.106

《中部》有一篇短經,說世界是怎樣形成的。這篇經文非常簡單易懂,卻非常深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是佛陀緣起的教導。

我們的生命如此,是因為其他生命如此。每個國家的人民都是人類。我們無法只通過統計來理解一個人。我們不能把要做的事情都交給政府何政治家,我們需要自己行動。如果我們能夠理解伊拉克或蘇丹、阿富汗或敘利亞公民的恐懼和希望,我們就能理解自己的恐懼和希望。如果我們對實相有這樣清晰的理解,我們無須看很遠,就能看到自己應該怎樣做。

我們不是分開的個體,我們緊密相連。玫瑰就是垃圾,士兵就是人民,罪犯也是受害者,富翁也是嫉妒貧窮的女人,佛弟子也是非佛弟子。「此有故彼有,」我們沒有人是清白的。這一刻,沒有任何人能說我們不對那些境況負有責任。一個孩子被迫成為童妓,是因為我們生活的方式;難民被迫在難民營中過那樣的生活,是因為我們生活的方式。武器供應商的生意為他們帶來利益,也促進了經濟發展。此促成彼,彼促成此。富裕與窮困,富裕的社會與貧窮的社會相即而存。我們ˊ社會的富裕是由別國的貧困促成。富裕是由非富裕的元素造成,貧窮事由非貧窮的元素造成。

我們對周遭發生的一切都負有責任。如果我們以相即之演深觀自己,會看到那些童妓、童兵、飢餓的母親和新移民。我們受著他們的痛苦,以及整個世界的痛苦。我們的心能從這相即的智慧中升起真正的慈悲,知道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殂而幫助改善那些處境。


P.138

如同眼睛一樣,其他感受器官接觸到各自的感知對象,加上適當的條件,就帶來了聽覺、想法等等。所以說,「想法」是心和心的對象接觸所產生的結果,並沒有一個「思想者」。有感受時,這個感受和感受的人是不可分的。無我,即是沒有一個置身於行為之外的永恆不變的我。許多現象的聚合,造就了視覺、聽覺、知覺和觸覺的可能。

生物學和物理學能幫助我們去除心與物、身與心的二元概念,另我們得以看見身心之間相即的聯繫。焦慮、憤怒、恐懼、悲傷和絕望等種種心理狀態,都與神經衝動和神經傳導物質密切相關。我們見到自己的身體如何重心的延續,也看到心如何成為身體的延續。更進一步來說,神經學家也認知到大腦是一個社會腦,弱勢缺少了環境,缺少了母親與孩子之間的互動,缺少了其他人,我們的大腦就無法成為所謂的「人類的腦」。缺少了遊戲與社會互動,我們的大腦和感官識就無法健全發展,而我們「看」的能力—視覺,也只有通過與環境的互動和探索的過程才能得到發展。


P.146

你喝咖啡時,可能會加點糖。如果想把糖溶解成非常微小的糖分子,最簡單的方式是把它放進你的熱咖啡裡,然後攪拌。糖溶解程非常微小的糖分子,沒有任何過濾器能把它過濾。糖分子仍是甜的。但是如果你進一步請化學家朋友用質譜把糖分解成原子,你會得到幾萬億個碳原子、幾萬億個氧原子和幾萬億個氫原子,這些成分都不是甜的,甜事由非甜的元素組成。將特定數量的碳原子、氧原子和氫原子組合起來,便製造了甜味。如果你移除任何一個原子,就沒有甜味了。如果你把它放回去,甜味又回來了。

苦也如此,樂也如此,佛也如此,雲也如此,一切皆如此。萬物皆是聚合而成的現象。一朵花是一個現象,一棵樹是一個現象,身體是一個現象,憤怒是一個現象。一切皆由其他元素聚合而成,都是條件造就的現象。


P.147 如實觀照

如果你視現象為獨立存在,那是妄想。當你如此看待現象,你會以為有始有終,有生有滅。但以智慧觀照,我們看到一切現象不生不滅。當你接觸到萬物不生不滅的本性,那辨識如實關照現象。

生與滅的現象,總是與有和無的概念一起。抱怨是「有」帶來苦,是傳統演藝的缺點。如果沒有「無」,又怎會有「有」?「有」這一支,我們應理解為「有」與「無」。事實上,我們並非因「有」而受苦,讓我們受苦的是執著於有與無的概念。觸與受可以帶來貪愛和執取,或是慈悲和自由,這取決於我們如何使用我們的六根和觸。觸與受可能帶來執取,也可以帶來解脫自在。我們受苦,是因為執著於有與無的概念,不是害怕「有」就是害怕「無」。但正如我們學到的,我們能夠以智慧超越生與滅、有與無的概念。


P.151

當無明不再,你能如實關照一切現象,不再認為有生有滅。當你不再以生與滅看待事物,就不會執著於有與無的概念,妳會從輪迴中解脫,體證涅槃—一切概念的止息。


P.154

第一聖諦是苦。修習佛法先要覺知苦。苦的確存在,我有苦,你有苦,世界有苦。苦有其扮演的角色,我們可以學習怎樣善用苦。但要止息苦,我們須要覺察苦的存在。

深觀我們的苦,我們看到導致苦的因緣條件。當我們看到自身痛苦的根源,理解自然生起,我們的苦即刻減輕。在我們的痛苦之中,我們看到自己的父母、我們的祖先,看到苦如何傳遞給了我們。這是第二聖諦—苦的集成,苦的原因。我們可以深觀痛苦,看到苦的根源,以及它如何得到餵養,深觀,我們會看到是什麼元素餵養了我們的苦。苦存在,但如果我們一直受苦,是因為我們在餵養它。


P.155 我們時代的痛苦

傳統佛教的解說,不一定足以幫助解決現今人們的痛苦。我們常說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這些事人生的一部分,並非一定是苦。我們接受生命,就需接受有生老病死、分離和挫折。如果我們有正見,這些都可以是美妙的。嬰兒誕生值得我們慶祝;一朵雲死去,代表了雨的誕生;年長的人比較冷靜,負有人生經驗;疾病可以令人的意識變得更堅強;離別可能帶來更深的感恩和理解。得不到你想要的?事實上,有時當你得到你所渴求的,你更苦惱。因此,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談苦,以適合當今社會。

我們必須深觀這個時代真正的苦,理解它從何而生。現今的生活方式帶來身體的緊張、壓力和痛楚;我們面對著憤怒、暴力和恐懼;我們受恐怖份子、生態破壞、戰爭與飢荒、氣候變遷、經濟危機、衰退、貧窮、社會不公、離婚、破碎家庭以及許多其他問題的威脅。我們如何生活?如何消費?我們每天如何通過媒體攝取周遭的暴力、恐懼和憤怒?我們的生活方式如何污染環境,對我們的身心、家庭和後代製造有害物質?如果我們能以其「真名」稱呼這個時代人們所面對的痛苦,看到這些苦是如何升起,就會清楚地知道要用哪些「藥」來對治,要如何療癒。理解苦的實相帶來苦的終結。

這是第三聖諦:苦滅。苦滅,即是幸福的顯現。所以,第三聖諦說幸福是可能的。佛陀親身體驗到,幸福在當下是可能的。如果幸福的確存在,那一定有一條通往幸福的道路,這條幸福之道即是第四聖諦—八正道。四聖諦說的不只是苦,也是幸福喜樂。

《心經》說「無苦集滅道。」有些人認為,這即是指有一個絕對沒有苦的地方,只有完美無間的幸福喜樂。在《心經》的新譯英文版中,我譯作:「苦、集、滅、道亦不獨立存在」,以避免此誤解。經文只的並非苦不存在,而是苦不單獨存在。苦與其他三聖諦相即而存。雖然我們心能不執於苦與樂,但這不太表苦樂不存在。只要有人和人的心念,苦與樂將繼續顯現。


P.164

智慧在瞬間生起,不一在你坐禪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修習念和定,打好基礎,讓自己深刻地接觸自己的身體、感受和認知。在修習的過程中,我們的念力和定力增強。當智慧來到時,你也許會突然笑起來。你可能感覺它無時無刻不在你的口袋裡,只是你一直沒有察覺到。當它來到時,那是喜悅的一刻,滿足的時刻。

智慧由許多因緣條件所生,其中一個條件是無明。沒有無明,就沒有智慧和覺悟。如果沒有誤解和錯誤的知見,我們從何覺醒而達到覺悟?智慧從日常修習念、定、觀而生,由非智慧的元素造就。沒有污泥,長不了蓮花。沒有無明和苦,就不會有智慧和理解。我們要看到萬物相即的本性,否則無法得到真正的智慧。


P.165 無願

我們傾向於相信涅槃或覺悟是可以得到的東西。在經文理,「得」這個字,是指我們認為我們可以得到涅槃或覺悟這個想法,但涅槃和覺悟,是我們的心無法執取的。它們只能通過放下執著而體驗到。只要我們還在執著與追逐,就永遠無法體驗它們。

無願是三解脫門的第三解脫門。修習無願能幫助我們體驗「無所得」的。無願的意思是不追逐任何東西,不把任何目標放在前面而不斷想要得到它,無論名望、利益、財富、欲樂還是覺悟。只要我們還在追逐,就永遠無法體驗苦滅的自由解脫。

無願是甚深微妙的教裡。有些人在追求覺悟,但覺悟是你本ˇ然具有的,無需追求。你所追逐的,只是你對覺悟的想法。如果無法停止追逐,我們將措施此時此刻在我們內在和周圍的生命奇蹟。

我們總是在找事做,或是想成為某個人,因為我們不滿足於自己和周圍的事物。修習無願,你無須再追逐任何東西。你也許會說你必須這樣做,因為你所追逐的東西是美善的。但是,追逐美善的東西依然是追逐,,你仍為此而受苦。此刻的生命已經很好,生命的一切奇蹟皆在此刻。對這些奇蹟保持覺醒,足以為我們帶來和平喜悅以及自由解脫。


P.168

一朵花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做一朵花。如果你是人類,那麼為人已足了。作為一個人,如果你覺知到人人都有佛性,你會知道自己無須追逐任何東西。為何要不斷追求成佛?你所追求的,你已經擁有了。每一個人內在都有圓滿的佛性。你無須成為別的,你已是你想要成為的。這就是無願解脫門,幫助我們從不斷的追尋中解脫出來。

經文繼續說:「以無所得故」。我們在英文版中譯作:「無須再有所得」。無任何所得獨立存在於其他實相之外。所得,也即因緣所生。因緣具足時,它便顯現。當你有此了悟,將不再追逐有所得。

我們應深觀自己對一切現象的認知。當我們感知某些東西,我們會執取其外相,在心中生起某些想法。執取相就像在追逐蝴蝶。我們執取實相的影子,希望能抓住我們的感覺、幸福的對象、所得和成功,我們嘗試執取我們愛的人,又甚至是涅槃。我們並不一定是因為渴求和貪愛而執取某些東西,有時是因為恐懼。我們執著於有一個獨立自我的想法,執著於我們的身份,害怕失去身份,這個「我」。我們的修習,是給自己機會安坐,停下來,深觀一切現象「不可執」和「無相」的本性。我們由此得到智慧,知道執取只會帶來苦。這是無願的智慧。當你清晰地看到事物的本性,你不再執取它,抗拒它或追逐它。你無須有所得,有所執取或追逐。


P.170 我在追求什麼夢想?

執取讓我們不斷追逐。我們放棄了當下,沒有為自己而在,而是奔跑到未來。我們逃離自己真正的家園,逃離自己的祖先、父母和文化。我們內在有餓鬼的種子,無法安住,但生命還是給我們機會回到真正的家。我們從未停止過奔跑。有時,我們為了一個小小的原因而想要逃避。我們也許在追逐一朵雲,或是追逐一隻蝴蝶,我們也許在追逐一個職位、學位、名望或財富。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坐下來,花些時間反思,問自己:「我玩著這個執取的遊戲,玩得怎麼樣?過去我在執取什麼?現在我在執取什麼?我們在追逐蝴蝶嗎?我們在追逐一朵雲嗎?」有這麼多東西,讓我們無法為所愛之人而在,無法安住當下之家。當那位學子醒來時,感恩有禪師在,他知道是時候回家。我們已到處遊蕩許久,已經足夠了,我們已經將自己的生命破壞得差不多了。事實後回歸自己的根、祖先、真正的家園,回到和平、幸福、自由的時候了。

如果你還在求索什麼,認為那是讓你幸福的必需品,或是忙碌地四處尋覓,即是還執著於要有所得。蓮花擁有蓮花的美,它無須成為蒲公英。事實是,蓮花之中有蒲公英,蒲公英之中有蓮花。我們可以是花朵,同時是我們自己。我們是鹿、魚、松鼠;松鼠、鹿、魚是我們。我們的苦,是鹿、魚、松鼠的苦。當我們能夠看到萬物的本性即是我們的本性,我們會自由自在。


P.176

幾乎所有障礙都來自我們的心。我們所受的苦來自內在,而非別人加諸於我們。如果我們不快樂,如果我們沮喪、痛苦、憤怒,那是因為我們心中得˙障礙,而非環境。

在佛教中,我們說有二種障礙:所知障與煩惱障。所知被認為是障礙。如果我們想在尋找真理之道上前行,必須放下已知的。如果我們視已有的知識為絕對真理,就會失去開放的心,從而無法接觸深層的真理。


P.178 放下

如果你認為自己了悟實相並執著其中,你會被它困住。即使實相來敲門,你也不會開門。放下所知,在佛教中非常傲。「所知障」是纏修者要移除的第一個障礙。我們不應過於確信任何事。

我們以「所知」建立了更多概念。要放下這些概念非常困難。如果我們足夠善巧,我們可以使用一些新的概念,如「共存」、「相即」,讓從舊有的概念中解放出來,如生與滅、有與無。一旦我們能放下這些概念,我們也須放下「相即」和「共存」這些概念。所有教法都如此。就像我們用鏟子去掘一口井,井掘好以後,我們就得放下鏟子,無須到哪都帶著它。概念並不等於智慧,即使是涅槃、解脫和覺悟這些概念。因此,所知可能是一個障礙,我們得提醒自己,實相只能在生活中獲得,而非累積知識或概念。

第二種障礙是煩惱障,我們苦惱。一些心理狀態如疑惑、憎恨、焦慮、貪婪、想報復等,統稱為煩惱障。它們就像鏡子上的塵,阻礙鏡子如實反照實相。如果我們的心擔負著憂慮、痛苦、疑惑、憤怒或是堅持己見,會使念、定、慧、深觀自己和實相的修習非常困難。如果我們希望清晰地照見,我們的必須不執於觀念、想法和煩惱。

煩惱障與所知障互相關聯。我們會因錯誤知見而非常煩惱。舉例說,我們可能以為自己有一個不死的靈魂,有一個獨立的我,這些想法為我們帶來巨大的恐懼、焦慮與痛苦。我們為那不死靈魂的命運而擔憂,同時憂慮自己的職位、地位以及別人怎樣看我們。因為相信有一個獨立的我,我們將自己與別人比較,以為自己比別人好,比別人差,或是與別人等同。當我們放下自己是獨立的我的這個想法,就不會再有優越感、自卑感或同等感,這帶來巨大的自由。愈能捨離錯誤知見,愈自由。


P.180 智慧帶來解脫

當我們能解開所有繫縛我們的結,我們就能自由,這樣的自由稱為涅槃。當我們能捨離少許煩惱障和所知障,我們就會有少許涅槃。涅槃就在當下,此時此地。只有出離,才得以自由。

假設某人非常憤怒,滿臉通紅,感到猶如在地獄裡,如果他能看到實相,生起慈悲,他的怒火會自行消散。他會感到清涼、安詳、自在。涅槃即是這種清涼的狀態。當我們能出離仇恨感,我們將能嚐到涅槃的感覺。放下疑惑,我們就能體驗涅槃。涅槃並非搖不可及。當我們準備好放下,當我們捨離所知障和煩惱障,涅槃就在那裡。

修學佛法的目的是解脫自在。修習意味著解開綑綁我們、使我們痛苦的結,讓我們從中解脫。我們都被繫縛著,沒有足夠的自由。我們學習辨識所有繫縛我們的繩子,慢慢解開它們。其他人可以幫助我們,但最終我們還是要靠自己解開這些繩子。

到彼岸的智慧是能夠幫助我們解開所有的結使、斬斷所有煩惱的智慧。到彼岸,是指到解脫之岸。在佛教裡,我們說解脫遊智慧而來,而非恩典。但智慧也是恩典,因為智慧讓我們自由。


P.188

涅槃的意思是寂滅。涅槃靜妃一處你可以去到的地方。涅槃並不在未來,而是實相的本性。涅槃就在此時此地,你已然在涅槃中。試想海洋上的波浪,波浪是水,但有時它會忘記。波浪有始有終,有豈有落。一個浪花也許比其他浪花高或矮,更美或是那麼美。如果浪花執著於這些概念—始和終、起和落、較美或較為不美—它會受苦。

如果它知道自己是水,它會享受升起和落下,享受做一朵浪花,同時知道自己是所有其他浪花,完全沒有分別心,無所畏懼。波浪無須到別處尋找水,就在此刻,波浪就是水。

因此,我們無須去尋找涅槃,因為涅槃是我們的本性—無始無終、生不滅的本性。如同波浪,如果我們能接觸到自己的本性,就可以超越一切恐懼、憤怒、絕望,因為我們的恐懼從生滅、有無、來去,一多這些概念而生。涅槃並非我們追求的目標,我們無須「入」涅槃,因為一切都已在涅槃之中。我們的本性是不生不滅;我們的本性是無來無趣。無始以來,我們已完美地安住於涅槃。


P.197

阿難尊者記敘說:「如果一個人不受、不住(於二邊),不以為有一個獨立的自我,他會看到,當苦的因緣具足,苦生;當苦的因緣滅,苦滅。」亦似是說,即使苦生起,苦滅去,並不需要有一個「我」,既非有亦非無。這正是闡陀想知道的重點:無需有一個「我」去學習、修行和覺悟。聽到阿難尊者的解說後,闡陀開悟了。

《闡陀經》非常珍貴,因為此經保存了佛陀真正的教導:「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佛教的每個宗派都為「我」創造新的名稱。他們害怕如果說有「我」,便是與佛陀的教導相反。但實相非常簡單:如果你知道你所說的「我」並非不死的靈魂,而是因緣具足而成的顯現,那你就安全了。最重要是覺知,而非名相。


P.200

念此咒時,我們的身、心和呼吸一體,安住在深定中,從而清晰照見一切,就像你看著手上的橘子。深觀五蘊,觀世音菩薩看到五蘊相即的本性,因而脫離一切苦,達到圓滿解脫。菩薩在深定、喜悅和解脫自在的狀態中,宣說了這句力量強大的咒語:「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揭諦」是去、到的意思,從苦岸到解脫彼岸,從失念到正念,從二元到不二。「揭諦揭諦」即是去,去。「波羅揭諦」是到彼岸去。在「波羅僧揭諦」中,「僧」的意思是眾生,一切眾生度到彼岸。「菩提」是內在之光、覺悟、覺醒。你照見實相,因而從苦痛中解脫。「薩婆訶」是大圓滿、大成就之意。整個咒語的意思是:去呀!去呀!去彼岸呀!眾生同到彼岸,圓滿成就菩提。

這個是菩薩宣說的咒語。當我們聽到這咒語時,應撰注一心聆聽,以接受觀世音菩薩的力量。我們誦《心經》時,不要像唱歌一樣,也不要只用頭腦去念。如果你修習觀照空性,讓相即的本性滲透你的身心,妳會達到非常專注的狀態。這時,如果你念此咒,身心一體,咒語的力量將非常強大,你能與觀世音菩薩相應,朝著覺悟的方向轉化。此咒不是讓我們機械地持念,或放在佛壇上供奉。它給予我們工具,自度度他,就像工具來耕種一樣。它是觀世音菩薩的施予,幫助我們耕耘心田。


P.202

《心經》很短,我們經常念誦,每天念一遍或多遍都可以,很容易記在心裡。但如果念誦時沒有觀照,那作用並不大。我們要訓練自己,每次念誦時都能看到其中的智慧。我們不要機械地念,或只是為了念得好聽,這樣將錯失美好的機會,只有字語進入我們的心識,但沒有帶來很大作用。相反,如果我們在念誦時生起洞見,那作用將無可限量。

每當我念或聽《心經》時,都會專注其中。短短經文的每一句話都表達了佛法的精要。如果在念某句時走神,便錯失了一個寶貴的機會。有些人信奉佛教,希望依賴外在的佛力救助我們,但《心經》不只於此。我們以禪的精神來念或聽《心經》,相信自己有覺悟的能力,能夠親證帶來解脫的智慧,出離繫縛。


閱讀心得

一行禪師講《心經》:到達彼岸的智慧|閱讀心得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