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書摘

《尋找復原力》|閱讀書摘

By 文揚 Wen-Yang 12 January 2022

P.26

布朗教授提到,人生不會照著你的規劃和預期的時間軸進展,而最重要的是,我們擁有「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Get back up, begin again)」的能力。也就是在每一次失敗、人生不如預期時,你能夠起身,重新開始。

筆記:重新創造的能力


P.28

布朗教授說,能夠「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的秘訣,就是「脆弱」(Vulenerability)。許多人在聽到「脆弱」兩個字時,會聯想到「軟弱」、「不夠堅強」等負面含意,但研究上,脆弱的定義是:不確定性、承擔風險,以及面對情緒。當一個人願意讓自己脆弱,表示在不知道結果如何的情況下,他願意去做、去嘗試、去表達內心的情感,以及去面對可能產生的各種情緒

這樣說來,「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的確是一件讓人脆弱的事情,因為當你爬起來,重新開始,就表示你可能會再跌落,要再度經歷失敗所帶來的痛苦

一個人有多勇敢,來自於他多麼願意讓自己脆弱。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是一件脆弱的事情,是一件非常有勇氣的事情


P.29

有復原力並不表示跌落時不會感到痛楚、崩解、失望;相反地,有復原力表示你願意讓自己去感受情緒,從每一次痛苦的跌跤經驗中去探索學到了什麼,然後帶著這些新知識和體會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


P.30

要建立復原力,並不是要你做什麼英勇的行為,而是來自日常生活中的微小事情—來自你如何處理情緒、面對想法、調節身體狀態;來自你能夠走入自己的內心,傾聽自己的聲音,正視自己的恐懼;來自你願意讓自己脆弱,和真實的自己連結,也與他人建立真摯的連結


Part 1 在逆境中,建立復原力

P.36

在踏入心理諮商領域前,我習慣獨自面對,而且在遭遇困境與挫敗時,我會覺得很羞愧,認為是自己的問題,這讓我更不敢說出來或尋求協助。


P.37

有心理傷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許多人面對心理傷口的處理方式,是責備、質疑和羞辱。「我怎麼會為了這點小事難過?」「我是不是反應過度?」「我是不是太敏感了?」「我怎麼這麼軟弱?」這樣面對心理傷口的方式,就像是拿著刀子繼續往傷口處割了好幾刀,不但讓傷口無法好好復原,還更加惡化。


P.38

復原力是指一個人從逆境中彈回的能力;對我來說,復原力就是處理心理傷口的能力。擁有很高的復原力並不是指你不會受傷,你還是有心理傷口,每一次受傷時還是會很痛。但是,你不會忽略傷口、假裝沒受傷,或是放任傷口惡化,而是願意去看見自己的心理傷口,並且細心照料每一個心理傷口—消毒、包紮、花時間讓這些傷口癒合復原


P.42

一、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自我覺察指的是能夠覺察到自己的情緒、想法、或反應的能力。想想看:一天當中你有多常暫停下來去觀察內在發生了什麼事?你能夠辨識自己有哪些情緒嗎?能夠為這些情緒命名嗎?你能夠觀察到自己有哪些想法,並且覺察到這些想法如何影響你嗎?你能夠辨認身體有哪些感受或是反應嗎?

筆記:內觀、凝視自我

二、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自我調節是指你知道調節自己的情緒、想法、和壓力。當情緒冒出來時,你能夠接納並處理情緒,而不是被情緒掌控,或是卡在情緒當中,你能夠觀察到自己身體神經系統的狀態,並且做調節,幫助神經系統平穩下來。

三、心智敏捷(Mental Agility):心智敏捷能力指的是你能不能跳出僵化制式的思考,用不同觀點去解讀和看待事情,或是讓自己用不一樣的思考模式去想事情。當你面對壓力和挫敗時,能不能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挫折?你會把失敗視為「我不夠好」,還是視為可以從中學習的機會?當一種方式不再有成效時,你能不能想出其他解決辦法?

四、樂觀(Optimism):樂觀包含了我們是否相信未來會變得更好,除此之外,樂觀也包含了我們如何看待壓力。你會把壓力源視為「這是一個我可以克服的挑戰」,還是把它看成「這是一個威脅」?當我們把壓力視為挑戰時,我們會想辦法克服;但當我們把壓力視為威脅時,我們就會想要逃跑。樂觀也包含了我們是否能夠接納那些無法掌控的事情,能否把精力放在自己能夠掌控的事物上做改變。

五、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的是你是否相信「自己辦得到」、「能夠達到所設目標」。自我效能也包含了你是否了解自己有哪些優點,並且在遇到挑戰與挫敗時,能夠善用自己的長處特質。你知道自己有哪些優點與強項嗎?在過去遭遇挫敗時,你都是如何善用你的優點幫助你度過挫敗?

六、連結(Connection):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建立復原力的重要基石。在你生命中是否有可以信賴的人?你是否覺得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有人可以讓你倚靠、給予你支持?連結也不僅僅是人際關係,有些連結來自於「比自己更大的力量」,可能是你的信仰、和大自然親近時的連結感,或是你覺得生命充滿了使命感


毒性正能量,讓我們不願意看見失敗

P.47

他在這份失敗履歷上寫著:「我做的大部分事情都失敗,但是這些失敗是隱形的。大家只看得到成功,所以我們認為別人的成功似乎輕而易舉,然後認為失敗是自己的問題。」他希望這份「失敗履歷」可以讓大家看見失敗,提供一些不同的觀點。


當我們開始隱藏掙扎與挫敗

P.49

我們活在一個非常強調成功、正向和快樂的社會,社群媒體上充斥著各種「正能量」勵志語句,像是:「往正面想」、「你一定會克服一切的」、「永不放棄」、「要感激」、「要看見每一件事情的光明面」……

當然,要快樂沒有不好,我自己也滿喜歡這些勵志語,這些句子偶爾也會給我一些動力,幫助我繼續往前走。這些勵志語說得也都沒有錯—能夠讓自己去感激擁有的一切、能夠在每一次挫敗中看見可以學習的地方、可以看見光明面,這些都是一個人擁有很高復原力的特徵。

但是,當「要正向快樂」變成唯一的價值時,就像是我們拿著勵志語丟向正處在痛楚中的人,要他們趕快把負面情緒清乾淨,這樣反而讓許多人不敢表達內心的痛苦,不敢談論失敗,開始隱藏情緒,戴上一切都很完美的面具,甚至,在自己過得不好時,會覺得很羞愧、很自責、不敢求救

筆記:《失控的正向思考》


是我太玻璃心了嗎?

P.51

當一個人感受痛苦時,還要懷疑自己:「我這樣是不是太玻璃心了?」或者當一個人終於鼓起勇氣想表達自己的情緒時,還要擔心:「如果表達自己其實過得不好,別人會不會認為我太玻璃心、太經不起挫折了?」

如果你也這樣覺得,你一點都不孤單,來自2012年的一份研究顯示,當受試者被要求「不應該感到負面情緒」時,他們反而感覺到更強烈的負面情緒。因為害怕被批評為「有玻璃心」,我們更加不敢去談論失敗與挫敗,不願意去面對自己的心理傷口。

用「玻璃」來形容人的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當一個東西是玻璃製的,我們要非常小心地拿著或是存放,不小心摔到就會破裂。用玻璃來形容心,表示我們要嘛小心翼翼拿著或是存放,不然摔破了,就壞了。於是,許多家長努力保護孩子,不讓孩子受到任何挫敗或失敗

如果用玻璃來形容易碎的心,那麼毒性正能量就是要把我們的心變成「鋼鐵」,怎麼摔都不會壞、不會碎。但是,如同鋼鐵般堅硬又僵化的心,是感受不到情緒的。生命是由喜悅與痛苦共同交織而成,我們會經歷快樂、感激、喜悅、挫折、心碎、失敗、失望……等各種情緒,而挫敗與心碎這些經歷,都可以讓我們的心變柔軟,待人更溫柔。當心成為鋼鐵般堅硬時,我們就無法感受情緒,無法真實地活著


P.53

建立復原力的第一步,是要能夠去看見與面對挫敗。但是這個充滿毒性正能量、動不動批評人「玻璃心」的社會,讓我們喜歡去評價正在經歷失敗、正在掙扎的人,讓失敗成為一件很可恥、大家都不願意談論的事情

同樣在學術圈工作,當我讀到豪斯弗爾教授所公開的「失敗履歷」時,我理解到原來常常被拒絕是很正常的,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我不夠好」。我心裡也想著,如果這個社會有更多人願意分享他們的挫敗履歷,我們又會如何看待失敗、談論挫敗呢?

所以,我想要邀請你,讓我們一起建立一個社會,讓大家可以談論失敗、挫折與痛苦,因為當這些失敗有空間存在、能夠被看見,我們才有機會去靠近、去面對,才能從這些失敗經驗中增加復原力,能夠學習與成長。你願意去看見自己的失敗履歷,甚至分享自己的失敗履歷嗎?


Part 2 復原力在情緒和身體裡

在身體裡,有家的感覺

生命中不只有快樂,也有痛苦

P.64

那種「待在」自己的身體裡不舒服的感覺,我猜想我們多少都可以體會,也各自有「逃離」的方式。我們方式是工作,因為工作或忙碌時就不需要去感受情緒。你的方法有可能是逛街掛網買東西、飲食、看電視、追劇、滑手機、排滿忙碌行程、讓自己不斷參加聚會派對、沉溺於社群網站、打電動等等,我們都有各自的方法來逃避令人難受的痛苦情緒

筆記:解離

但生命是由快樂與痛苦所共同組成,當我們推看痛楚,也就一併推開了喜悅。每一次經歷挫敗、失去與困境,產生痛楚的情緒都是很正常的。情緒是我們面對內在或外在環境的回應,任何一種情緒都沒有對錯,但是我們不斷逃離痛苦情緒,就失去了學習與痛苦情緒共處的機會。我們練習看看,去歡迎與接納每一種情緒,讓你在身體裡,有在家的感覺。


你是天空,可以容納每一種氣候

P.65

生命中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會不斷改變,沒有一件事能夠永恆不動。所有事物都是暫時的,情緒也是。我很喜歡用天氣來向個案比喻情緒,你的情緒就像是內心世界的天氣,有時候晴空萬里,有時颱風,有時下大雨,有時來一場暴風雨。每一種天氣都是暫時的,會不斷改變,就跟情緒一樣

筆記:《討厭的人都跌倒吧》

許多個案會問我:「情緒來的時候該做什麼?」我會告訴他們:「情緒出現時,你什麼都不用作,只要去感受。」不管是哪一種天氣,你都無法去反抗或改變它,情緒來臨時也是一樣。你不用去改變或控制情緒,只需要去接納、去感受。

「感受情緒」指的是,每一次情緒出現時(在這個當下、此時此刻),你能夠去注意:覺察到什麼?身體感受到什麼?你覺得這是什麼情緒?這個情緒在擬身體的哪個部位?然後,讓自己和這些身體感受待在一起。

心裡師塔拉・布拉赫(Tara Brach)在她的書中比喻,當我們能夠讓自己回到「當下」(be present),就能讓自己變成「天空」—你不是烏雲,也不是暴風雨,你是那片遼闊的天空,你有廣闊的空間,容納得下每一種情緒與感受


自我疼惜,溫柔地和自己在一起

P.66

把自己變成天空來容納每一種情緒氣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至少對我來說並不容易。有些時候,我會發現自己變成了烏雲,變成了暴風雨,而這些時候,我們更需要溫柔地善待自己。

我非常喜歡克麗斯廷・涅夫(Kristen Neff)博士提出的「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概念。自我疼惜有三個重要的元素,第一個是對自己仁慈。當我們失敗、感到痛苦時,我們能夠溫柔地對待自己,而不是忽視痛楚或是批評自己。你可以對自己說:「對啊,朋到這樣的事情的確會讓人很難過。」「找工作階段,真的會有許多焦慮啊。」自我疼惜來自於坦然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因為身為人就是不完美;在不完美之下,我們都值得被愛,值得好好對待自己。而正在感受痛楚的你,需要你溫柔的對待

第二個元素,也是這個概念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理解到痛苦情緒是人類共有的經驗。常常我們感到痛苦時,會覺得「只有我一個人這樣」,讓痛楚之外又再加上一層孤獨。現在,當負面情緒冒出來時,我會告訴自己:「這是羞愧的感覺,其他人感受到羞愧時,也是這樣的感覺吧!」「這是焦慮的感覺,現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跟我一樣擁有這樣的情緒。」這樣的練習,讓我在感受痛楚時,多了與人之間的連結,覺得自己一點都不孤單

自我疼惜的最後一個元素,就是「覺察」(Mindfulness)—能夠去觀察這個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也就是說,當情緒出現時,你能夠覺察到情緒,並且知道情緒就是情緒,情緒並不是你。你讓自己成為遼闊的天空,可以容納情緒暴風雨,可以讓暴風雨經過,然後離開

很多人會誤以為,擁有復原力是指不會感到受痛楚,但相反的,復原力來自於我們有能力建立空間給所有的情緒—有個空間給悲傷、給喜悅、給憤怒、給失望、給感激、給痛苦……

我一直都相信,每個人都有足夠的內在力量可以幫助自己復原,你已經擁有所有你需要的內在資源與工具。身為一位心理諮商師,我要做的事情就是幫助個案進入到內心,找到內在資源,為自己復原。

當我們有能力接納每一種情緒,那麼當任何情緒出現時,都是被歡迎的,都可以有回家的感覺

這樣,當你待在自己的身體裡,就可以有在家的感覺。


面對哀悼,學習失去的藝術

看見失去與哀傷

P.71

但「失去不僅僅是生命的死亡,任何形式的「死亡」都是失去。人生中,除了面對摯愛過世外,我們都會經歷屬於自己版本的「死亡」—失去工作,失去自己辛苦打造建立的企業,失去婚姻或戀情,失去關係,失去健康,失去住所,失去本來的人生規劃,失去對未來的想像,失去對這個世界的信任或安全感……等等。這些都是失去,都需要被哀悼

長期從事哀悼諮商的心理師大衛・科斯勒(David Kessler)說:「我們要先為哀悼命名,因為唯有覺察到這是哀悼,才能讓自己開始哀悼。」

我觀察到,很多時候我覺察到哀悼時,內心會冒出質疑的聲音:「這樣的失去夠嚴重嗎?我可以感到難過失望嗎?」譬如在疫情期間,我常常會告訴自己:「跟別人比起來,我的失去根本就不算什麼,這有什麼好失望難過的?」「比起許多人,我現在實在非常幸運,應該要充滿感激!」

我想邀請你花點時間回想,人生中面對失去時,你的內心是否也會出現這些聲音?如果你也覺察到內心出現評價自己的聲音,你一點都不孤單。美國社工系教授布芮尼・布朗解釋:我們在面對痛苦與失去時,很容易「做比較」,然後認為自己的失去並不嚴重,就會開始指責自己擁有的情緒


P.72

就算你覺得自己的失去「沒那麼嚴重」,你的失去正是你的感受,它值得擁有一個空間。同樣的,別人的失去也需要好好被見證,不管你認為這些失去是微小或劇烈,每一個人的哀傷都值得擁有一個空間

當另一個人在哀悼時,我們可以給予陪伴,你不需要去指導或建議他該怎麼做,因為他正在用自己需要的方式哀悼。你需要做的,是去見證哀傷,給予陪伴

如同痛苦不能被比較,哀悼的方式也無法被比較。我們常常誤以為別人應該要用跟你一樣的方式 到,而當對方沒有這麼做時,你可能就會有各種猜想,像是:「你為什麼沒有像我一樣難過?」「你為什麼沒有哭?難道他對你不夠嚴重嗎?」但是,哀悼並沒有一種「正確」的方法,我們每個人都在用不同方式哀悼


哀悼,需要情緒的流動

P.73

心理學家伊麗莎白・庫伯勒-羅絲(Elisabeth Kubler-Ross)提出了哀傷五階段,分別為: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悲傷、接受。她提出這個階段是想讓大家知道,哀悼的過程中有這些情緒和反應都是正常的,這些階段也不是線性,哀悼不用照著這個順序走

哀傷不是問題,不需要「被解決」;哀傷需要的是一個空間讓痛苦能夠舒展,能夠被見證。哀悼需要情緒流動,當我們壓抑情緒不去感受時,這些哀傷就卡住了


P.74

面對哀悼,你需要讓自己去感受,讓情緒流動。社會學家詹姆斯・佩內貝克爾(James Penebaker)發現,利用寫作抒發情緒,對人有非常正面的影響。如果你想嘗試,也可以每天花十到二十分鐘的時間,在這段期間內自由書寫:坦然寫下自己的情緒和感受,這些字句不需要通順,不用寫給別人看。你也可以寫完就把檔案刪除,或是把紙撕掉,這是屬於你自己的哀傷情緒,你只需要為自己而寫。

當然,寫作並不是唯一一種方式,還有其他許多方式可以讓情緒流動:你可以說給信任的親友或是心理師聽,你可以藉由繪畫、音樂、舞蹈、肢體律動或任何你喜歡的方式創造和表達。


哀悼中,也讓自己能夠感受喜悅

P.75

從正在經歷哀悼的個案身上,我也常常聽到他們說,在哀悼過程中,好像擁有正面情緒就是不對的。

這個社會喜歡把事情簡化—好或壞、對或錯、正面或負面,我們喜歡用二分法去做分類。但是人很複雜,情緒很複雜,而我們可以練習去握著複雜度,練習抱持著「兩者都是」(Both/And)的眼光:快樂和痛苦、喜悅和悲傷,不同的情緒可以同時存在。當你在哀悼時,要給悲傷空間,也需要給喜悅、感激或其他情緒空間

當這個世界充滿失去與哀悼時,我們也可以讓自己休息,做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情。喜悅與感激並不會奪走悲傷的空間。布朗教授說過:「當我們對於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充滿感激,才能真正瞭解別人失去的東西有多大。」

我們如何看待死亡,就說明了我們如何看待生命。恐懼並不會阻擋死亡的來臨,但恐懼會阻擋你真實活著。愛與失去是一體的,如果我們因為害怕而不敢面對哀悼,那我們就是選擇一個沒有愛的人生

在人生道路上,我們可以繼續學習失去的藝術,讓自己與別人的哀傷都能夠被見證、被聽見。然後,對於我們都還沒精通失去的藝術,可以對自己和別人多一點寬容。


歡迎那些不被歡迎的—來抱怨吧!

抱怨在告訴你什麼?

P.89

我想邀請你回去讀你寫下的抱怨,然後閉上雙眼,想像你正在撐起一個空間,在這裡,每個抱怨都可以好好待著,不會被趕走或指責。讓這些抱怨舒展攤開,然後請你慢慢靠近每一個抱怨……你覺得這個抱怨在告訴你什麼

去接近抱怨後,我看到了原來抱怨底下躲著其他情緒。譬如說我抱怨線上上課,而這個抱怨底下藏著的是內心的不安全感。我的教職工作才進入第二年,還沒有太多教學經驗,加上英文不是母語,課堂中我更害怕自己教不好。而我抱怨編輯給的評論,這個抱怨底下躲著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的羞愧感,而當我們進入攻擊模式像是指責別人或抱怨時,就不需要碰觸自己的不完美和脆弱面

當我能夠和抱怨好好相處,我才有機會看見躲在抱怨下的脆弱。或許每一個人的˙攻擊行為和抱怨底下,也都躲著羞愧、不安全感,或是覺得自己不夠好的脆弱面


P.90

美國耶魯大學教授馬克・布雷克特(Marc Brackett)在他的著作《情緒解鎖》(Permission to Feel)中說:「情緒,就是來自我們內心世界的新聞報導。」我非常喜歡這個比喻。情緒就是資訊,如同我們看新聞去理解外在世界發生什麼事情,我們也需要去看內心的新聞報導,去覺察和辨認情緒,然後理解這些情緒正在傳遞什麼資訊給我們

每一種情緒都是訊息,負面情緒尤其重要。憤怒在跟你說你被侵犯了,或是有不公義的事情發生了;恐懼跟你說有危險;悲傷說你失去了重要的東西;失望告訴你,本來期待的事情沒有發生;羨慕告訴你,你也想擁有那些別人有的東西;忌妒是一種恐懼,你怕失去對你重要的人事物;孤獨告訴你,你需要被看見,與人連結;壓力說你乘載了許多來自外界的期待,以及別人加諸在你身上的需求……

而你的抱怨在告訴你什麼?底下躲著哪些情緒呢?這些情緒又是在說些什麼?


歡迎那些不被歡迎的

P.91

美國藏傳佛教老師佩瑪・丘卓(Pema Chodron)的好幾本著作都是我的床頭書,偶爾睡前會翻閱,回顧一些段落與句子。我很喜歡其中一本書名,叫做《歡迎那些不被歡迎的》(Welcome the Unwelcoming),這本書不斷提醒我:去接納、歡迎生命中那些痛楚與負面情緒。

書中有一篇叫做「失敗的藝術」,她寫著:正是當我們失敗、生活不如預期時,我們才能去碰觸內心的脆弱面和赤裸的情緒。而正是藉由和赤裸的痛楚靠近,我們才能粹鍊與成長,才能更和別人的脆弱與痛苦待在一起。當你開心、一切順遂時,並不會想改變或成長;與「不舒服」相處,才讓我們擴展與改變

我們在面對負面情緒時,最常做的事情是去逃避,但復原力來自於我們能夠去歡迎那些不被歡迎的—痛苦、脆弱、羞愧、不完美。佩瑪・丘卓在書中介紹了一個我很喜歡的小活動:與其把痛苦趕走,我們可以練習在每一次吸氣時,想像你把那些「不被歡迎」的情緒吸進內心;你將心胸打開,歡迎這些痛楚和脆弱進來,然後讓這些赤裸的感受碰觸你,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就和它待在一起就好。

如果你願意,可以讓自己更擴展開來,在吸氣時,不僅僅是吸入自己的痛楚,也一併吸進這個世界上其他人正在感受的痛苦。讓你的痛苦與其他人的痛苦連結,因為,感受痛苦與負面情緒,就是身為人的一部份;有這些情緒,代表我們真實地活著,我們一起感受「活著」的感覺

接著,吐氣時,想像你把你想要的—像是喜悅、快樂、愛、平靜、健康,隨著吐氣散播出去,分享給世界上也在掙扎的人。你想要感到喜悅,我也是,世界上每個人都跟我們一樣。


傾聽沒有語言的聲音—身體在告訴你什麼?

P.93

對於很多人,學習情緒就像是學習一個全新的語言,需要重新建立情緒字彙。我常常跟個案解釋,情緒是身體感受,所以你可以從觀察和描述身體有哪些感覺開始,像是「我觀察到我現在胸口很沉重」、「我觀察到我的臉頰脹熱,頭暈目眩」、「我觀察到我的胃在緊縮」。

聽,身體有話要說

復原力儲藏在身體裡。我們的身體是一個很大的容器,儲存了非常多情緒與記憶,也不斷傳遞訊息告訴你現在發生了什麼事。十三世紀詩人魯米(Rumi)說:「有一種聲音沒有語言。仔細聽!」你有仔細傾聽身體跟你說的話嗎?

一直以來,你的身體都在跟你說話,但你可能都沒在聽。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練習傾聽身體的聲音—這個沒有語言的聲音。

邀請你花幾分鐘時間,把眼睛閉上,去覺察現在這個當下,你的身體有哪些感受?這些感受在哪些部位呢?你可以將手放在有感受的部位。若你觀察到肩膀很沉重,就輕輕將手放在肩膀上,然後慢慢深呼吸,每一次吸氣,想像你把空氣吸進了肩膀,讓那裡的空間慢慢擴大。

再來,想像一下,如果有個圖像、形狀或顏色來代表這個感受,那會是什麼?這個顏色或圖案會有多小或多大?如果有個聲音可以描繪這種感受,會是什麼聲音?有多大聲?聲音出現得多頻繁?如果這個身體感受可以在你身上流動,你覺得它會怎麼流動?如果你現在能夠讓身體擺動,請讓自己順著這個感受在你身上流動的方式,讓身體自由地動起來

這是我在諮商室中常常帶個案做的練習。復原不僅僅來自語言表達,復原來自於你能夠建立一個空間,容納每一種感受,不管程度輕微或劇烈,你知道這個空間都裝得住。我們的身體就是這個容器,不管什麼樣的感受,你的身體都裝得下、承受得住


P.100

回到上層的方法有很多,最簡單的就是腹式呼吸—吸氣時腹部脹出來,吐氣時肚子縮進去。我常常指導個案,吐氣時間是吸氣時間的兩倍,例如吸氣四秒鐘,吐氣就要八秒鐘,因為吐氣這個動作可以幫助你感到安全。

每當我覺察到身體進入到中間層(戰鬥或逃跑)會最底層(關閉或凍結)時,我都會對自己說:「我的身體是為了幫助我,所以產生這樣的壓力反應。謝謝神經系統幫助我。」然後我會把腳踏在地上,去感受腳底板和地面接觸的感覺,感受自己穩穩地和地面接觸,然後告訴自己:「我現在在這裡,我很安全。」

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網路帶來許多便利性,但也帶來許多焦慮與恐懼。每天被新聞或社群網站的資訊轟炸,都可能讓你的神經系統掉到梯子中間層或最下層。當外在世界越快速、越混亂時,我們更需要讓自己慢下來—慢慢呼吸、慢慢說話、慢慢做回應

每天給自己許多暫停時間,去調節自己的神經系統,因為復原來自於你的身體,來自於呼吸與律動

身體只能活在當下,是我們的大腦常常飛到了未來或回到了過去,帶回許多焦慮、恐懼或憂鬱。你可以練習幫助自己回到當下,回到你的身體裡—此時、此刻,你在這裡,你活在這個當下,你很安全

復原力在身體裡,我們每個人都去和神經系統做朋友,然後好好發揮這個藏在你身體裡的美麗復原力。


向孤獨靠近,練習和自己相處

面對孤獨,你可以選擇逃避,或是靠近

P.105

我們的內心有著另一個遼闊的世界,卻很少人願意往那裡走進去。這個社會訓練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外在」世界—到各處去旅行、到景點拍照打卡、品嚐各式各樣美食、參加各種聚會活動……。如果我們也用那樣探索外在世界的熱忱去探索自己的內在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呢?你的內心世界裡有什麼?有哪些建築物


獨處,就是能夠和自己的所有部分相處

P.106

或許,你也討厭自己的某些部分,像是情緒、想法、行為。或許是對自己不夠滿意,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人愛等等。於是,你想盡辦法要把討厭的部分推開:努力獲得財富與地位、取得高學歷和成就、努力裝扮自己的外在,或是用其他各種方式讓你不用看見吶些討厭的部分,例如忙碌、沉迷社群網站、滑手機、網購、暴飲暴食、追劇、藥物酒精成癮……

筆記:解離

專門治療成癮行為的專家蓋伯・麥特(Gabor Mate)醫師在他的書中引用了佛教中的「餓死鬼」做比喻。餓死鬼有很大的肚子、細長的脖子,不管怎麼吃都填不飽。麥特醫師說,這個社會有許多人就像餓死鬼一樣,不斷想拿外在的物質、名利、權力來填補內心的空洞。但是,外在的物質永遠填不滿內心空洞,要填補內心,你就必須往內心走進去

走入自己的內心,代表著你要面對自己內在的不同部分—那些光鮮亮麗、你引以為傲的部分,以及那些你討厭恐懼的、想要推開的部分。能夠和自己相處,並不是要去改變那些你討厭的部分,而是去改變你和這些部分之間的關係


重新去愛你內心的孩子

P.108

面對內心的情緒或想法,你不需要去改變它們,你要做的是去改變你和它們之間的關係。你的內心可能有好幾位孩子,攜帶著許多痛楚情緒,而現在你可以做的,就是重新去愛這些內在小孩。

譬如,當這位羞愧孩子靠近你時,你可以溫柔地抱著他,告訴他:「我知道你現在一定很難受,有我在,我會在這裡陪你。」你可以去傾聽與理解這位孩子需要什麼?當孩子覺得被理解後,他的行為問題就減少了;你開始願意帶他出門,因為你們之間有了信任,你知道如和溝通與安撫他,而少掉了要去對抗他的力氣。

這是美國心理治療師里查・施瓦茲(Richard Schwartz)博士所創建的內在家庭系統治療(Internal Family System Therapy),也是我在諮商時主要用的治療取向。你可以去和自己內在的不同情緒或想法建立溫柔良好的關係,而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可以做到。

也因為學習了內在家庭系統治療,我理解到:原來,所謂的愛自己、和自己相處,就是去和自己內在的每一個部分建立溫柔的關係。每個部分的你都是被歡迎的,不需要去推開或改變他,而是去靠近、去理解、去接納

於是,當我向孤獨情緒靠近時,我理解到,「孤獨」需要的是陪伴,我不需要逃開,我需要的是好好陪著他,告訴嘎:「我在這裡,我會陪著你,你不孤單。」

正念心理學家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博士有一本我很喜歡的書叫做《當下,繁花盛開》(Wherever You Go, There You are),原文直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不管你到哪裡,你就在那裡」。這個書名讓我思考很久。我們常常覺得只是要換個工作,搬到不同的城市、換個地點,這樣就可以做改變。但是,不管你到哪裡,不管外在環境如何改變,你還是帶著你自己。


P.109

人生道路中,我們會遇見很多人,但「自己」才是那個會陪伴你最久的人。如果可以好好愛自己,享受自己的陪伴,那麼這趟人生旅程你一點都不孤單。而愛自己、喜歡自己、能夠和自己獨處,就是能夠愛你內心的每一個部分—包括那些黑暗的、赤裸的、痛苦的、你一直不敢面對碰觸的部分。也唯有當我們能夠接納自己所有的面向,我們才能夠真正接納別人

筆記:《成為一個人》


Part3 復原力在大腦裡

聽!你的大腦在編造什麼故事

P.129

每個人的大腦都是很厲害和有創意的編劇家,不斷編造各式各樣的故事,這是大腦編劇家的工作。人類需要尋找意義,所以大腦編劇家每天解讀發生的事,再加點新劇情,幫你製造意義。缺乏資訊時會讓人感到不安全,所以大腦開始編造故事填補這些空洞,幫助你感到安全,組織你的經驗

大腦編造故事並沒有錯,但很多時候,我們忘記了「大腦在編故事」,我們把大腦編的故事當成「事實」,就算這些故事有點扭曲、沒有證據或邏輯,我們依舊相信這是真的,然後花許多精力和時間陷入故事情節中。復原力來自於彈性,其中也包括讓自己的思考有彈性。要幫助自己建立彈性的思考,我們曾覺察到大腦正在編造哪些故事開始。


五種大腦編劇故事軸

P.130

一、讀心術(Mind Reading):而你的大腦編劇家,常常認為自己有讀心術,你認為你知道別人在想什麼、為什麼會這麼做。譬如當你收到老闆來信,請你等一下去找他談話時,你的大腦就會開始用「讀心術」故事軸來編故事:「老闆一定是昨天讀了我寫的報告覺得寫得很差,所以才要跟我談話。難怪他早上用那樣的眼神看我,他一定認為我能力不夠好……」你才收到短短幾個字的一封信,大腦編劇家就編了各種故事,是不是很厲害?

人與人之間的任何關係,不論親子、伴侶、朋友或同事,讀心術都會帶來關係的破壞,因為當你百分之百確定「另一個人就是那樣想」時,就不會去問、去澄清或溝通,你把大腦編的故事當作事實,而不是去和對方溝通

二、都是因為我(Me):第二種大腦編劇家喜歡用的故事軸,就是「都是因為我」。你覺得事情發生的原因百分之百都是自己造成的,都是自己的錯。譬如當你和伴侶吵架時,你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你心想:「都是我愛的,都是我這麼愛生氣,事情又沒做好,才會惹他不開心……」

三、都是別人(Them):和上一種類型相反,另外一個大腦編劇家常用的故事軸,就是「都是別人」。你認為事情發生的原因百分之百都是別人的錯,都是別人造成的。 譬如你今天和伴侶吵架,你的大腦編劇家不斷告訴你:「一切都是他的錯,都是他這麼自私、不願意為我著想才會發生這樣的事。一切都是他害的!」

而當你落入「都是別人」的故事曲線時,就可能產生憤怒。同樣的,這樣的憤怒也可能讓你作出衝動的行為,並阻礙你好好去和對方溝通。

四、災難要來了!(Catastrophizing):在「災難要來了」故事軸中,你的大腦編劇家會從一件事情開始,開始聯想生活層面各種最糟糕的狀況,然後編織一場大災難劇情。

譬如你今天和伴侶吵架,然後腦內故事開始跟你說:「完蛋了,我們走不下去了,我們要分手了。他明天一定會跟我提分手,分手後我們的共同朋友都會站在他那邊,我還會失去朋友,我一定會難過得無法工作,我的老闆可能會受不了把我革職,然後我就會連工作都沒了。沒有工作我就繳不起房租,到時候我就要離開台北搬回去家裡跟爸媽住,就要忍受我爸媽每天對我碎碎念,親戚一定會覺得我的人生很失敗……」

這就是一個大腦編劇家製造的災難劇情,而當你覺得「災難要來了」,就會感到更焦慮和恐懼。於是,你把精力都放在想像糟糕的後果,就沒有力氣去解決真正該解決的議題—譬如在這個例子中,你該做的是去和伴侶溝通,處理吵架的議題。

五、做什麼都沒用(Helplessness):最後一種故事軸叫「做什麼都沒用」。這種慣性思考模式讓你覺得做任何事情都無法改變,譬如你在疫情中不幸被裁員了,然後大腦編劇家就告訴你:「我都已經快四十歲了,這個年紀不可能再轉換跑到。現在疫情這樣怎可能找得到工作?我只能一輩子失業了!」

做什麼都沒用」的故事軸會帶來許多無助感,讓你覺得沒希望了,不管做什麼都無法改變。當你陷入劇烈的無助情緒時,就無法看見在某些部分還是可以有所作為,像是修改履歷開始找工作;參加職涯探索的工作坊;利用待業期間好好充實自己,或思考職涯規劃看是否回學校唸書成長。


你是想法,還是看見想法的人?

P.135

覺察是改變的第一步。每次當這些慣性思考模式冒出來時,你需要先覺察到:「這是『想法』,我的ˊ大腦正在編故事!」面對這些想法也有不同反應方法,譬如認知行為治療的心理師可能會教你去「反駁」或「改變」想法,像是找出證據來證明至些想法是錯的。

這樣對抗或改變想法的方式對某些人有效,但我也觀察到,許多人在嘗試對抗和改變想法時,發現這些想法不但「趕不走」,還更常冒出來,然後心中就會冒出另一個評價自己的聲音:「我怎麼連這個都做不到?怎麼這麼糟糕?」

而我都會告訴個案們:你不需要趕走、對抗或改變想法,你要做的,是去改變你和想法之間的關係。當想法冒出來時,你能夠覺察到他們,然後告訴自己:「這是大腦編造的故事,想法就是想ˋ法,不是事實。」不需要抵抗,就讓這些想法冒出來,然後讓他們離開

這樣,你就從「想法」變成了「看見想法的人」,你成為了觀察者。研究顯示,我們的大腦是「負面取向」,也就是說,我們會很容易往負面的結果想,因為對大腦來說,最重要的是存活,所以大腦編劇家會編織各種糟糕的劇情幫助你面對各種狀況。尤其大腦很討厭未知,所以在缺乏資訊或是資訊含糊的狀態下,大腦就會開始編故事,把空缺處填滿。

復原力來自於思考有彈性,我們可以練習讓僵化的慣性思考模式開始鬆動。每一天去覺察大腦編劇家編織的故事,然後,不需要去改變或反抗,就讓想法冒出來,跟他們說聲謝謝,然後讓他們離開


樂觀不樂觀,就看你如何解讀

樂觀,是可以學習的

P.144

遭遇失敗時,去分析個人和其他因素各占多少比例?去解析哪些事情你無法改變?哪些變項是你能力範圍內可以改變的?接納無法改變的事,著手調整可改變的事,並且看見挫敗影響的是一部份的人生面向,而並非全部的你。

在閱讀樂觀的研究時,讀到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樂觀的人會將困境視為「挑戰」,而非「威脅」,所以他們會朝困境走去,而非逃跑


當人生梯子被拿掉,該何去何從?

P.145

我們每個人腦中可能有一個「人生梯子」,梯子上面的每一階都寫著你該做什麼、要達成什麼目標。你可以在紙上畫個梯子,想想看,你的人生梯子上寫了些什麼?梯子告訴你下一步該做什麼?是要考上哪間著名的學校呢?還是要擠進哪間大公司?要住在哪個城市?要結婚生子嗎?工作該升遷到什麼位置?……

當失敗、不如預期的事情發生時,就像是把你的人生梯子突然拔掉:例如想去的名校申請不上;沒有被理想的公司錄取;本來要結婚的戀情突然分手;被公司裁員;伴侶外遇讓十年婚姻破裂;健康出問題無法工作;一場疫情讓你辛苦打造的企業倒閉……。突然間,你本來預想好的人生樣貌消失了。失去了梯子,你感到迷茫;面對著未知,你不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裡去。


把梯子換成方格攀爬架

P.147

攀爬架上有許多小孩,每個小孩各自從不同的地方開始,走著自己的路線,有些孩子的目的地是溜滑梯,有些孩子就只是想爬梯子,有的坐在上面聊天。每位孩子行走的路徑都不同,往左、往右、往上、往下,有時候這格被另一個孩子堵住了,可能要轉個方向,或是需要先往下爬,繞一下再上去。

階梯只能往上爬,如果前面有人堵住,你就被卡住了,但方格攀爬架完全一樣,你有各種方法和路徑幫助你抵達目的地,過程中還可以看到不同視野和觀點。如果我們能夠人生梯子拿掉,改成方格攀爬架,那麼,你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子?

如果把人生當作方格攀爬架,每當你碰到阻礙,發現本來想走的路徑不通時,只需要轉個彎、換個方向,不用拘泥於本來要走的那條路,因為在方格攀爬架上,每個方向都是一條路,一個新的可能


跳過懸崖,從熟悉到未知

P.148

每一次人生的「轉個彎、換個方向」,就是一個放下「熟悉,進入「未知」的過程。「熟悉」與「未知」就兩個懸崖,一側是你習慣的生活樣貌、工作、感覺、自我認同等,而另一端是未知。做改變,就是你要願意從這端,跳過去未知那端。在寫這本書時,我已經在新城市住了一年,回想起諮商師當時說的話,這個地方現在對我來說熟悉與安全。

要跳過懸崖很不容易,因為大腦把「熟悉感」認為是「安全」,所以當我們遇到新的、不確定的、模糊不清楚的狀況,就會感到焦慮與恐懼。也是因為這樣的恐懼,讓許多人繼續留在並不喜歡的工作中或枯死的感情關係裡,可能不敢嘗試新事物,一直站在熟悉這一端,不敢跳過去對岸。就如同美國精神科醫師布魯斯・佩里(Bruce Perry)在一場演講中所說的:「就算『已知』的狀況很糟,我們還是會覺得未知比已知更恐怖。」

然而,唯有跳過懸崖,你才能把未知變成熟悉。能夠幫助你跳過去的,是信任

研究「信任」(trust)的學者瑞秋・伯士曼(Rachel Botsman)說:「信任,是你和『未知』建立起一個好的關係」信任,就是能夠容忍未知與不確定性的能力:你不確定另一端懸崖是什麼,但是你願意縱身一躍。


每一個第一次,都表示你在嘗試新事物

P.150

嘗試新事物時,去覺察到不舒服的情緒是很重要的,而為情緒命名,就能給我們力量去面對情緒。你可以告訴自己:嘗試新挑戰會不舒服非常正常,不管你現在有哪些情緒(像是覺得挫折、羞愧等等),這些情緒都是暫時的,不代表你永遠無法做好這件事。嘗試新事物時,你也需要調整期待,你要告訴自己,有一段期間會是學習適應期,你會犯很多錯,不舒服的情緒會持續冒出來,而正視因為這些不舒服,你得以成長。

因為害怕面對未知與新事物,讓我們覺得需要有個梯子,照著梯子往上爬。或許,我們都該好好檢視心中的人生梯子:這個梯子是從哪裡來的?是誰給你的?又是誰在梯子每一階上寫著你該做什麼事情?你真的喜歡梯子上的生活嗎?還是其實是你的大腦把「熟悉所帶來的安逸感」和「安全」混淆了,讓你覺得「這樣熟悉的生活很不錯」

筆記:解殖

或許,我們可以嘗試將梯子拿開。當人生梯子消失後,每一種方向都是一種新的可能,你的人生可以有無限種可能的樣貌。

梯子消失後,每跨出一步都是「第一次」,可能會讓你很不舒服,充滿恐懼,這都是很正常。每一次出現「第一次」,就表示你在嘗試新東西,唯有持續嘗試,才能成長,當我們停止成長,就停止活著


Part 4復原力在關係裡

建立關係智商,提高復原力

關係智商—人與人連結的能力

P.160

關係智商(Relational Intelligence)是我們維繫人與人連結的能力。人際關係如此重要,但可惜的是,我們成長和求學過程中,從來沒有人教我們如何與人建立連結。學校裡沒有人際關係課,我們只能仿效來自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人際關係模式,而有很大的機率,你的父母也各自承襲自己原生家庭中的人際關係模式

不僅如此,我們還活在一個非常強調「個人主義」的社會裡,這樣的社會告訴你什麼事都要靠自己,不能展現脆弱面,依賴別人是很糟糕的事情:成功是因為你做得好,失敗就是你自己的問題

過去的我,就是抱持著這樣的信念。我不敢展現脆弱,因為成長過程中展現脆弱是不被歡迎的,我學習到什麼事情都該獨自面對,情緒要放在心裡不能說出來,我也沒學過該怎麼說出情緒。直到踏入心理諮商領域,我才開始慢慢看見自己的狀態,理解自己是如何被塑造,也同時理解原來父母也是在用他們僅知的方法對待孩子

我意識到: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只有「自己」,我們都攜帶著來自之前每一世代所傳承下來的信念、創傷、面對失去與脆弱的方式、處理情緒的方式,以及人際關係模式。當我們沒有去覺察與改變,就會把這樣的模式再傳遞給下一代

過去的我因為不敢面對和展現脆弱,所以不知道該怎麼建立真摯的連結。但是,人是群體動物,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其他人,我們需要被看見、被聽見,這樣人與人之間的真摯連結,更是幫助你在遭遇挫敗時,能夠站起來的力量


當關係出現裂縫,光才能照進來

這是我編造的故事,真的是這樣嗎?

P.174

我們要練習從「攻擊、指責人」的防衛機制,到誠實表達內心的情緒和想法一段良好的關係來自於兩個人都願意展現脆弱面,讓對方看見自己的內心。而這也包含著,覺察到自己大腦編造的故事,然後願意去和對方溝通釐清這一點:這是我大腦編造的故事,真的是這樣嗎?

而我猜想,對許多人來說,要展現脆弱面並不容易,你可以從成長過程中學習到不可以展現脆弱,或者這個社會灌輸你展現脆弱是不對的。譬如,社會加諸在男性身上的陽剛文化更是強調不可以表達脆弱,所以許多男性學會使用攻擊、暴力、憤怒等行為來摘蓋心中的脆弱面

展現脆弱是一件很需要勇氣的事情、是需要冒險的,因為你無法控制結果,不知道對方會如何回應。但所有人與人之間的愛與連結,都需要承擔風險,因為你可能會失去,可能被拒絕,但願意讓自己脆弱,就是願意在不知道結果會如何的情況下,說出內心真正的話,展現真實的自我。願意讓自己脆弱,人與人之間才得以建立深厚的連結


修補關係,學習真心誠意的道歉

為自己的部分道歉

P.180

真心誠意的道歉並不能「帶有目的」,你必須是真心為你覺得做錯的行為道歉,而不是藉由道歉來達到目的。有些人覺得:「我都道歉了,你就一定要原諒我!」或是「我都已經道歉了,你為什麼還會生氣?」又或者,有些人覺得道歉後,對方就會願意替你做事情。這些「道歉」都帶有私利,是為了滿足你自己的需求。

勒納博士解釋,在道歉時,要為「自己所做的行為」道歉,譬如當你說了充滿性別歧視的話語時,你要道歉的是:「我很抱歉我開了一個貶低女性的玩笑。」而不是說:「很抱歉我的玩笑讓你感到很受傷。」因為後者就把責任推到了另一個人身上,這句話暗示著:是因為你太敏感,所以才會對這個玩笑感到受傷

除此之外,道歉時不要加上「但是」。有些人在道歉時會說:「我很抱歉對你大吼,但是,就因為你每次都不好好聽我說話,我才會……」這樣的道歉通常只會讓兩個人再度陷入爭執中。如果你今天是真心誠意為自己做錯的部分道歉,那麼,請不要加上「但是」,關於兩個人的溝通議題,可以留到之後討論。

讀到這裡,請你暫停下來思考一下:你通常都是如何道歉的呢?你能夠真心誠意地為自己該負責任的部分道歉嗎?還是,你習慣過度道歉,把「對不起、抱歉」常常掛在嘴邊?你成長的家庭或社會文化如何教導你道歉?接著,也請你回想一下最近這陣子道歉的經驗:你道歉之後,對方如何回應呢?當有人向你道歉時,你又是如何回應呢?


謝謝你的道歉

P.180

在諮商許多的個案後,勒納博士發現,許多人不願意道歉的原因,是過去的經驗告訴他:如果我道歉,對方就會藉機會責備羞辱我。我曾經有一位個案就說過:「我如果向爸爸道歉,他就會開啟長達半小時的責備,像是罵我:如果你真的知道的話,當初就不會這樣做了!之前一再地提醒你,你都沒在聽,難怪最後會做錯!你就是這樣,從來都不好好聽,你這樣下去要怎麼辦?……」

回到一開始提到的固化心態和成長心態,如果我們抱持著固化心態,就可能無法接受另一個人的好好道歉,因為你不相信人可以做改變和成長。我們可以試著練習建立成長心態,相信人可以從錯誤中學習,也給對方犯錯後修補的機會和空間

勒納博士也提到,很多時候對方向你道歉之後,你會回應:「唉唷,不用道歉啦,這沒什麼,不用在意!」就算我們可能真的被傷害了,卻在別人道歉時表現出一副「這沒什麼」的態度。而我理解到,原來我們不但不太會道歉,也不知道該怎麼接受道歉。在讀了勒納博士的書後,我也開始改變自己回應道歉的方式。當別人道歉時,我現在會練習說:「謝謝你的道歉。」不用再加任何解釋或論述

我覺得「謝謝你的道歉」這句簡短的話很有力量,它表達的是:你的行為的確可能傷害到我,我也很感激你願意看見自己的行為,然後道歉。我給別人空間道歉,我也接受這個道歉

一個真心誠意的道歉,是給另一個人很棒的禮物,因為你傳遞訊息給另一個人說:你的感受對我來說很重要,我會考慮你的感受。不僅如此,道歉也是一個給自己的禮物,因為你坦然去面對自己傷害到別人的行為,然後願意讓自己脆弱,願意向別人道歉

而一個真心誠意的道歉,更是給彼此關係的美好禮物。既然復原力來自於你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而人際關係就是「破裂—修補」的過程,當你知道如何做修補,才能繼續維繫良好的關係品質。這些人與人間的連結,正是當你經歷困境與挫敗時,幫助你復原的力量。


當好事發生時,你也會在這裡陪我嗎?

分享好事時,收到的回應是…….

喜悅小偷

P.188

「喜悅小偷」做的事,就是當對方分享好事情時,開始提出擔憂與質疑。就像案例中的媽媽說:「你有辦法承受當主管的壓力嗎?你這樣要怎麼照顧孩子?」或是像伴侶回應的話:「所以接下來我要花更多時間照顧孩子嗎?」當我們變成了喜悅小偷,不但把對方的喜悅偷走,還製造許多敵意、質疑,讓關係出現裂痕

筆記:「我是為你好」

有人可能會說:「我不希望對方太興奮,如果最後事情不如所願,那會更失望!」「我很怕他會壓力太大,所以想提出這些問題,希望他好好想想!」不論你說出哪些原因,我想邀請你去檢視這些原因底下,是否有更深層的核心議題需要你去處理?以及,在對方分享喜悅的當下,我們能不能先收起自己的需求,去和另一個人的快樂待在一起就好


當事情順遂時,我也會在這裡陪你

P.190

人是群體的動物,我們需要其他人來幫助我們復原。良好的復原力來自於你能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因為人與人的連結,可以治癒另一個人。而良好關係的基石,不僅來自於對方能夠接納你的脆弱面,以及同樣的,能夠好好接住你的喜悅與快樂


好好溝通—如何聽,比你如何說更重要

走過橋,與另一個人相會

P.195

想想看,當你遇到「不一樣」時,像是和你不一樣的想法、觀點或價值觀,你通常會冒出哪些情緒或反應?以及,在成長過程中,你的家庭和社會文化是如何教導你面對「不一樣」

我猜想,有許多人在成長過程中學習到的是:「不一樣」就是錯的,就是有問題的。畢竟在我們受教育的過程中都被要求一致,要跟別人一樣,讓我們沒有太多機會練習容納差異與不同

而關係中的許多衝突和破裂,都來自於差異。你覺得這樣做才對,但同事覺得要那樣做是對:你這樣想事情,但伴侶覺得應該要另外那樣想。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所以有差異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面對關係中的差異,我們要做的並不是「消弭差異」,而是去處理如何和差異共處

你能不能夠接受同樣的事件,你和另一個人就是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解讀,而且你們兩個都沒有對錯,就是看待事情的方式不同?而當我們發現另一個人和自己「不一樣」時,你願不願意放下想要捍衛自己的需求,試著去真正理解另一個人

筆記:《成為一個人》 「難道真有必要允許自己去瞭解別人嗎?我想那是真的。對於別人像我們所做的陳述,我們最常有的反應乃是立刻去評價、判斷而不是去瞭解。當別人表示他的一些感覺、態度或信仰時,我們通常或脫口而出地說:『對對對』或『真笨』或『不正常』、『不像話』、『不對』或『那樣真不好』。我們很難得允許自己去正確地瞭解他所說的話對他究竟有什麼意義。我相信那是因為:瞭解是很冒險的。如果我讓自己確實地瞭解別人,我可能會因為那種瞭解而發生改變,而我們都害怕改變。」P.22

著名的婚家治療師艾絲特・佩萊爾曾經說過一個比喻,我非常喜歡。她說:「你願不願意走過橋,去拜訪另一個人?」也就是說,你願不願意把自己的想法或觀點放在你所在的橋的這一側,然後抱著開放的心胸,越過橋,進到另一個人的世界,真心真意去認識與理解這個人

在聽到這個比喻後,我也嘗試練習:每一次對話前,我會在腦中想像著一座橋,我在這一側,要與我對話的人在另一側。然後,我把裝著我的觀點與偏見的包袱放下來,走過橋,去與另一個人相會


同理傾聽,好好接住對方傾倒出來的東西

P.197

一行禪師提出了「同理傾聽」(Compassionate Listening)這個詞。他說:「同理傾聽,就是讓另一個人能夠把心中累積的東西清空。」讀到這句話時,我的腦中浮現一個畫面:一個人手中穩穩地捧著一個大容器,接住另一個人從心中傾倒出來的各種情緒和痛楚。要這樣接住對方的情緒,是很不容易的事,而這樣的畫面,多麼美麗

我們常常誤以為「幫助人」就是要「想辦法解決問題」,所以當另一個人來和你吐露心事時,我們很常落入想辦法、提供主意的模式—告訴對方「該怎麼做」、「你不應該這樣想,應該要怎麼想才對」,或是「不應該有這些感覺」。但這些話都不是傾聽,而是你把自己的想法加諸在另一個人身上

「傾聽」本身就是一個動作,是個我認為非常美麗的動作。你願意穩穩地捧著這個容器,完全接住另一個人內心傾倒出來的東西

此時此刻,你放下自己的看法和評價,不把自己的意見加諸在別人身上,你讓對方知道:不管你心中有哪些東西,都可以傾倒出來,我會穩穩地接住。「我沒有要改變你,我想和真實的你待在一起,你的每一種情緒和感受都是被歡迎的。」這樣全然的接納,就能夠讓另一個人減輕許多痛楚

我們可以練習同理傾聽,學習穩穩地捧住容器,全然接納另一個人傾倒出來的痛楚。雖然這些傾倒出來的東西不完美,卻十分珍貴,這是人與人之間最深層與真摯的連結

復原力來自人與人的連結,當你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時,這些連結就像是個穩固的網子,在你因為經歷挫敗與困境而墜落時,能夠牢牢地接住你、支撐著你。當有人可以和你一起撐住痛苦和悲傷時,那些你原以為無法承擔的痛楚重量就會變得輕一點,你就更有能力和自己的痛苦待在一起

這樣的人際連結網子撐住你,讓你有個空間可以好好面對心理傷口,安心地讓自己的傷口復原,然後準備好時,站起來再重新出發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彼此。復原力,正來自於我們有彼此


Part 5 當危機過後,你要帶走什麼?

經歷挫敗後,讓自己活回來

P.200

從猶太大屠殺集中營中存活的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多說過:「在刺激與反應之間有個空間,在那個空間中,我們有力量能夠選擇如何回應,而我們的反應決定了我們的成長與自由。」


重新活過來

P.201

她成長過程中,居住社區都是集中營倖存者。她分享著,以前總覺得社區中分為兩種人,但卻無法說清楚,直到她成為婚家治療師,回頭檢視她成長的社區,才意識到這個社區中的確有兩群人:一群人從集中營存活後「沒有死亡」(Not being dead),而第二群人則是從集中營存活後「活了過來」(Come alive)

「沒有死亡」的那群人,每天充滿恐懼,無法信任別人,深陷在倖存者內疚中,他們充滿怨恨,覺得人生已經毀了。而「活了回來」的那群人則是對生活充滿生命力,他們認為:我存活了,就更要好好活著,替那些無法留下來的人一起活著


P.202

心理學家弗蘭克從集中營存活後出版了《活出意義來》(Men’s Search for Meaning)這本書,書中寫著:「你可以把一個人的所有東西都剝奪走,但唯一無法奪走的,是這個人的最終自由 —一個人選擇如何看待事情的自由。」在佩萊爾的父母親身上,我看到了弗蘭課所說的「一個人最終的自由」。她的父母無法讓集中營這樣的事不發生在自己身上,不過他們選擇了解讀的方式—我們存活了,更要好好活著。


從失敗與困境中,尋找意義

P.203

每一個失敗、失去、困境或創傷事件,都伴隨著失落與哀傷你預期該發生的事情沒有發生,你本來擁有的人事物消失了,你被別人傷害了,或者,這些事情剝奪了你本來的自我認同、價值觀、安全感或信任感

談到失落與哀傷,大家都會想到伊莉莎白・庫伯勒-麗絲所提出的哀傷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傷,以及接納每一次經歷失落與哀傷,會有這些情緒都是正常的。與庫伯勒-麗絲共同建立哀傷五階段的心理師大衛・科斯勒(David Kessler),則是在二零一九年底,加上了哀傷第六階段:尋找意義


P.204

科斯勒解釋:苦難本身並沒有意義,你的孩子去世或伴侶去世,都不是「為了教你什麼」。這些失去並不是為了讓你克服人生考驗,也不是禮物,更不是為了幫你上一門人生大道理的課

失去就是失去,是生命中本來就會發生的事,經歷失去了痛苦,是人生的一部份。而「尋找意義」是我們在傷痛事件發生後,選擇如何回應,如何繼續活著。「尋找意義」就是心理學家弗蘭克所說的—每個人都擁有最終選擇如何回應的自由。

科斯勒解釋:尋找意義並無法抵銷哀悼的痛,你依舊必須去感受痛楚與悲傷。哀痛是愛的延伸,有愛,就會有哀慟。雖然死亡讓一個人的生命結束,但是你與那個人的愛與連結並沒有結束。我們與摯愛的人除了有肢體上的連結外,還有情緒與靈性上的連結。生命死亡讓肢體關係消失了,但是你依然能夠持續與這個人建立情感與靈性上的連結。

死亡發生後,你與已逝者之間的愛與連結依舊存在,只是用不同方式存在著。而尋找意義來自於:失去後,當你的人生被迫繼續向前轉動,你要如何和這個人持續維持愛與連結

同樣的,失敗與困境是人生中本來就會發生的事情,每一次失敗與困境發生後,你也必須讓自己去感受痛楚,去哀悼消失的人事物,哀悼消逝的自我認同或是未來想像。然後,讓自己從失敗與困境中尋找意義—這件事情已經發生了,你要從中帶走什麼?你要如何帶著這些意義繼續向前走


在生命中,讓自己「現身」

P.205

知名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曾說過:「生命中百分之八十的成功,來自於你願意『現身』。」讀到這句話時,我思考了很久,尤其是「現身」(show up)兩個字。

然後我想到了婚家治療師艾絲特・佩萊爾提到的兩群人:一群人「沒有死亡」,另一群人「活了回來」。我心想,「活了回來」,就是願意在生命中讓自己現身吧

「現身」就表示你願意出現、面對、願意待在那裡。在生命中願意「現身」,就是每一次面對挑戰時,就算結果可能失敗,你還是願意讓自己去嘗試;當身邊的人正在經歷痛苦時,你願意出現,和另一個人的痛楚待在一起;你願意去愛人,像另一個人表達心中的感受,就算你可能會心碎或被拒絕;你願意坦然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看見自己的情緒與想法,以及傾聽這些訊息

這樣看來,「現身」的確是一件很需要勇氣的事。因為現身後,你可能會經歷挫敗、失望、失去,以及各種令人不舒服的情緒。現身面對之後,你可能會需要做改變,需要放掉安逸和熟悉感,讓自己面對未知與不穩定


P.207

每個人的一句話,都是一個生命故事,而從這塊黑板上被寫下去的各種後悔,我讀到了許多「沒有」—那些沒有說出的話、沒有採取的行動、沒有追求的理想。大家最後悔的並不是做了什麼而帶來糟糕的結果,而是「沒有」去做—沒有現身、沒有去面對

不敢現身的背後可能是恐懼—恐懼犯錯、恐懼失敗、恐懼被拒絕;但是當恐懼主宰了生命,我們就是過著「沒有死亡」的生活

或許過去的失敗與困境,讓你現在卡在「沒有死亡」的生活方式,而我們都可以讓自己重新活回來—練習讓自己現身。不需要完美,只需要願意現身、出現就好


成長,需要讓自己能夠待在「之間」

P.209

其實,所有的成長與改變都需要經歷混亂。你必須要讓「舊的自我」瓦解碎裂,然後攜帶走你想保留的部分,捨棄該放下的部在加入新的東西,才能慢慢建立起「新的自我」。正是因為有混亂,讓本來整齊排序好的東西鬆動了,才能重新製造空間,才能挪動與改變


混亂,是改變的開始

P.209

在諮商中,我很常用划船向個案做比喻。你離開了熟悉的岸,來到水中央,在這裡,你已經看不見本來的岸,但也看不到另一端,在一望無際的湖水中,你覺得自己迷失了。熟悉的人事物消失,現在一切都很陌生、充滿未知,你覺得很恐懼,不知道接下來該往哪裡去,不知道將來會是什麼樣子?你來到了「之間」(in-between)地帶。

人生中有許多可以離開熟悉岸邊的機會,有時是你主動的,有時是被迫的。我猜想,二零二零年爆發的疫情,讓許多人被破離開自己熟悉的岸,這個熟悉的岸可能是你過去的生活形態、工作、學業、人際關係、戀情、計畫好的未來、信念、自我認同、價值觀等等。這個離開已知朝向未知走過去的「之間」地帶,之所以令人感到害怕,正視因為熟悉的事物消失了,而我們的大腦認為「熟悉」就是「安全」。有時候,待在「之間」實在太恐懼,所以許多人會轉身回到熟悉的地方—枯死的關係、沒有熱忱的工作或生活樣貌、舊有的自我認同,因為當未知太難以承受,大腦就會想回去尋找熟悉的人事物

若要成長,你就必須要讓自己能夠待在這個「之間」地帶夠久其實,「之間」代表一個新的開始,如果你能夠容忍未知,讓自己繼續在「之間」走著,就有可能抵達一個你從來沒想過的世界—可能是和過去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人生態度、價值觀,或是不一樣的職涯道路

改變不僅僅是你願意接觸新事物,還要願意放下與捨棄某些部分的舊事物、舊自我。每一種成長與改變都需要你願意踏入「之間」,願意離開舊的岸,才有機會抵達新的地方


學習向生命「投降」

P.212

聽完她的演講不久後,我看到吉兒伯特在她的臉書貼了一張照片,是她的日記本其中一頁,上面寫著:「你害怕向生命投降,因為你不想要失去控制。但其實你從來都沒有控制,你有的只是焦慮。」

讀到這句話時,我盯著「投降」這個詞許久。我猜想,許多人看到「投降」這個詞時,心中會充滿負面含意—投降就是輸了,就是失敗。世界著名的靈性作家艾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解釋:「投降」,就是向生命說「好」。向生命投降,並不是放棄生命,而是放棄「對抗」生命,放棄抗拒事實

當我們不斷對抗事實,就可能陷在對抗的狀態中。你可能會不斷抱怨:「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為什麼疫情要把我的計畫打亂?」「為什麼這件事會發生在我身上,太不公平了!」「他怎麼可以對我做這樣的事?真是太過份了!」當我們卡在對抗事實狀態,就會陷入怨懟和憎恨當中

向生命「投降」,就是可以接納。你或許可以這樣想:對,雖然我不喜歡,但是這件事情的確發生了,而我接下來想怎麼做?我要怎麼面對?


放掉控制,擁抱未知

P.213

許多痛苦都來自於生命的展開和自己預期不一樣。當我們願意放棄抵抗事實,願意放掉去控制「我的人生應該要這樣過才對!」,願意放下自己的「預期」,才能接納自己真正的生命狀態與樣貌,好好活著

如果能夠放掉想要控制人生的幻想、願意去擁抱未知與不確定性,你就能夠讓自己踏入「之間」。在這個「之間」地帶,你多了許多空間,可以探索、可以發現、可以有各種新的可能

從舊的自我到新的自我,你必須穿越「之間」。當然,在「之間」地帶很不舒服,因為舊的自我消失了,新的自我還沒長出來,所以會有一段期間,你發現自己誰也不是。在這裡,你必須讓自己和未知與不確定性共處;你要能夠放掉不再適用的自我認同,放掉過去,並感受失去所帶來的哀傷;你要同時能夠一手握著某些舊的自我,另一手握著那些慢慢長出來的新自我;你要抱有信念,相信這個「之間」需要花點時間,才能塑造新的自我


價值觀是你的北極星,幫助你指引方向

每一天,你要對什麼說「好」和「不好」?

P.220

臨終病人最常說出的五種遺憾包含:我希望我能夠活出忠於自我的人生,而非別人期望我過的人生;我希望自己沒有那麼努力工作;我希望有勇氣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我希望有持續跟朋友保持聯絡;我希望讓自己更快在讀這本書時,我不斷停頓下來,去消化、吸收和感受這些文字。這些病患走到了人生最後一小段路,回頭看自己的人生旅程時,他們後悔一生都是在過著別人的期望;他們後悔把時間放在追求成就而失去許多關係;他們後悔沒有把心中的情緒和感受讓人知道;他們後悔沒有給友情足夠的時間和努力;他們很想念朋友;他們發現自己的人生卡在熟悉感和安逸中一點都不快樂;他們後悔沒有做改變;他們後悔自己一直假裝生活過得很好……

當然,人生有很多種活著的方式,你的每一個抉擇都沒有對錯,但是,當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核心價值時,就像是在大海中行走卻沒有方向。這時,來自父母或社會的期待、聲音,或是來自別人的價值觀,就變成了北極星,指引你該往哪裡走。於是,抵達人生最後一哩路時,你才意識到原來自己一生都是照著別人的指示走

筆記:解殖、個體化


P.222

人生有許多面向無法自己控制。我無法掌控自己的生命還有多少時間,但是我可以掌控在剩下的生命旅程內,自己要如何活著。過去這一年多來,我養成一個習慣,每天早上起床時,我第一句話會說:「謝謝生命又給我新的一天。」而我希望我剩下的人生,每一天都可以努力過著符合我核心價值的生活


你願不願意讓自己重新開始?

「你是誰」也不斷在改變

P.224

除了生活熟悉感所帶來的安全感外,我們長期所擁有的自我認同也是一個帶來安全感的來源。就算某些自我認同很負面,但對大腦來說,熟悉的東西就有安全感,所以你還是會一直攜帶著


P.225

在諮商室中,我很常碰到個案害怕做改變,其中一個原因來自於害怕改變「我是誰」。個案們說:「我很怕我的朋友或家人說『你變了!』或者,他們想嘗試的新事物,並不符合過去「他們是誰」的認同,因此讓他們遲遲不敢行動

的確,對成年人來說,要放掉舊有的身份和認同十分困難。有一句諺語叫做「老狗耍不出新把戲」,但或許不是老狗無法學習新的戲法,而是舊的把戲太過熟悉,太難放手捨棄了。

但是,每個人的自我認同都是不斷進化與改變的。隨著人生不斷往前,你會累積新的人生經驗、想法、感受、資源,這些都會影響著你不斷演進的自我認同。你在某個人生階段重視的事情,可能不再是下個階段重要的事。而我們必須願意放手,放掉那些不再適用的自我認同


P.226

今天的你,可以重新決定你是誰,要攜帶哪些自我認同。明天的你,也可以再次檢視哪些自我認同要放掉?哪些要拾起?哪些需要重新塑造?

自我認同可以不斷改變,比起擔心「自己變了」,我們更應該擔心自己「沒有任何改變」,因為沒有改變就表示沒有成長,表示停止活著


再一次,重新啟航

P.228

接下來我們各自的人生軌道會發生什麼事,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可以預測,但我們自己是那個掌舵的人,我們可以決定船隻要朝哪個方向前進。你的價值觀是北極星,你的情緒和感受是你的羅盤,如果好好傾聽情緒傳遞的訊息,它正在告訴你:你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人生哪些事情對你重要,以及,下一步要往哪裡走

不可避免的,人生航道中會經歷暴風雨,可能是失去、心碎、挫敗和各種不如預期的事情,經歷暴風雨時,你需要慢下來,讓自己去感受情緒,去覺察內心想法,去倚靠信任的人。人與人的連結就像是個安全的港口,讓你的船隻可以暫時停靠、休憩、避難

雖然停在港口令人感到安心,充滿熟悉感,但是船是被建造來航行的,不是永遠停靠在港口的。當然,你需要花點時間重新補充船隻需要的燃料,修復破碎的地方,然後,你也需要讓船隻重新離開港口,再度出發

同樣的,不管經歷多少次失去、失敗、心碎或挫折,我們需要在休息好之後,願意離開港口,重新啟航。要讓自己重新回到充滿未知的大海,願意再去愛人與被愛,願意再次接受新挑戰,願意再去探索與發現,以及願意再次迎接下一場暴風雨

不管經歷過幾次暴風雨,你都願意啟航,這就是復原力

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說:「真正的發現之旅不在於尋找新大陸,而是以新的眼光去看事物。」每一次的失敗、心碎或挫折,都在幫助你成長與改變,幫助你淬鍊出新的眼光。而每一次的重新啟航,你會帶著不一樣的新眼光,重新看待你的人生和你自己


P.230

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可以讓自己復原的能力。這些復原力在你內心裡,你只需要願意向內心走去,就可以找到復原力

最近剛好讀到心理學家希瑪・布萊恩-戴維斯(Thema Bryant-Davis)博士寫的一段話,我想把這段話送給閱讀這本書的你。她寫著:「破碎的心可以再度去愛;被延遲的夢可以再有機會被實現;焦慮不安的心可以再次找到平靜。有些結束正是個開始。」當舊有的事物結束了,新事物就會被創造,就會誕生了。而你願不願意,一次又一次地,讓自己重新開始

筆記:重新創造的能力、再次創造的能力


後記/走進內心世界,找到復原力

不管在哪裡,你都和你自己在一起

P.234

然後我理解到,其實不僅僅是疫情,過去我人生中發生的所有事情-開心的、難過的、心碎的、失望的,我每一段人生經歷,身體也都在,她一直陪伴著我,支持著我。我的身體撐起一個遼闊的空間,容納我的所有感受、情緒和經驗,不管是過去或將來,不論人生發生什麼事,我的身體都會繼續陪著我

過去,我總會帶著「哪裡不夠好」的評價眼光來看待自己的身體,而這是第一次,我對身體充滿了感激,感激她一直陪伴我度過這麼多事情。我也了解到,每一個人的身體,不管是什麼樣貌或型態,都忠心耿耿地陪伴著我們,都非常美麗

因為寫這本書,我有機會更認識自己,和自己更親近。我想,復原力就是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你知道你還有你自己-你有個身體支撐著你,你有個遼闊的內心,足夠容納你所有的情緒與感受

人生這條路上,不管身邊有多少人,到頭來,我們還是和自己在一起。每一種情緒和感受,都是你和你自己一起去承受和經歷,只有你自己知道每一種情緒是什麼感覺,每一次的心碎、失敗、和失去又是多麼地痛,而這個會陪伴你最久的「你自己」,值得你細心溫柔地照料


因為復原力,我們現在在這裡

P.235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復原力,擁有足夠的力量去面對人生航道上的各種風雨。復原力一直都在你的內心裡,你要做的,就是走近自己的內新世界裡,找到你的內蘊力量和資源

筆記:個體化


閱讀心得

《尋找復原力》:人有重新創造的能力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