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書摘

《凝視太陽》|閱讀書摘

By 文揚 Wen-Yang 30 October 2020

P.20

聖經描述耶穌極其傷痛,汗珠大如血點滴在地上。即使是耶穌,面對死亡依舊會有這般現象,那我們凡人又怎能無動於衷呢?但是,耶穌最後戰勝了面對死亡的焦慮,或者說是帶著這樣的恐懼,勇敢地走向十字架。面對死亡,耶穌用對世人的愛來面對十字架的路,這就是方向,這就是溫暖


P.24蔡昌雄(南華生死系)

誠如趙可式教授於本書舊版序中所批評的那樣,亞隆的論說或許照顧到人與自我、環境與他人等向度的締結聯繫,但是卻獨缺與屬天或宇宙至高原則向度的關係締結。這或許是存在主義哲學關心「此在」經驗的立場使然,對於渺不可知的天道只歸於個人的信念系統看待,但或許也與亞隆個人的無神論信仰有關。在亞隆個人覺察死亡的回憶錄中,一位有至學習存在心理治療的猶太教拉比,曾對亞隆提出何以能夠不信仰神而從事存在心理治療的質疑。雖然我並不認同這位猶太拉比提問的場合、時機與態度,但是我的確認為在靈性縱向深度經驗的開發方面,無疑是亞隆存在心理的治療限制之一


P.36

時時刻刻意識到死亡並不好過。這好比直視烈日:你能忍受的程度有限。我們無法木然活在恐懼中,因此會想辦法緩和死亡帶來的恐懼我們把孩子看成是自身生命的延續;我們變得富有出名,甚至耽溺放縱;我們不由自主地發展出防衛儀式;或者擁抱堅不可摧的信仰,深信終究有個救星存在

死亡焦慮乃宗教之母,世上的宗教無不想方設法地緩解人對於生命有限的苦惱神作為跨文化的概念,不僅賦予人永生的某些想像,從而抒解人終有一死的痛苦。而神之永恆不朽,亦緩和了人可怕的孤獨感,並提供人一個如何活得有意義的藍圖

然而,就算有最堅固、最神聖的防衛,我們也無法徹底壓制死亡焦慮它永遠在那裡,蟄伏在內心某個隱密的深谷裡。也許這就像柏拉圖說的,我們遍佈了內心深處的自己。


P.38

雖然人會因為形體的死亡消毀,但是人能從悟透死亡之中得到拯救


P.42

每個人害怕死亡的方式有所不同。對某些人來說,死亡焦慮是生活裡的背景音樂,任何事都會勾起時光一去不復返的感觸,就連看一部老電影,也會忍不住唏噓螢幕上的演員如今安在?對另一些人而言,這焦慮更形猛烈難纏,它會在半夜三點突然襲來,讓人驚見死之恐怖而膽戰心驚。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步上周遭每個人的後塵—的念頭,也會擾得他鎮日惶惶不安。


P.66海德格-日常模式()、本體模式(ontological)

二十世紀的德國哲學家海德格,以辯證法釐清這兩者之間的弔詭。他提出兩種模式的存有狀態:日常模式和本體模式。處在日常模式裡的人,會全然沉浸在周遭環境裡,對事上事物何以如此感到驚奇。相對的,處在本體模式下,人會著眼於「存有」本身的奇妙,並欣賞其奇妙,對事物的本質、人的本質感到驚奇。

當人沉浸在日常模式裡,關心的是諸如外表、財務或名聲等,讓人分神又逐漸消逝的事物。相反的,處在本體的模式裡,人不僅更能意識到存有、終有一死,以及生命中其他亙古不變的特性,也會急切、更有動力做出重大的改變。你會積極負起人的基本責任,打造全心投入、與人聯繫、富有意義、實現自我的真誠生活。


P.68

假使如此留意自身的存有可促進重大的個人轉變,那麼人如何擺脫日常模式,改採更益於改變的模式?這可不是純靠空想,或咬牙努力可以辦到。通常要靠某種及破獲無可挽回的經歷,給我們當頭棒喝,或是猛然把我們拉出日常模式,往本體模式裡推。這就是我所謂的覺醒經驗

可是。在我們每天的生活裡,對於不是面臨癌症末期、沒遭槍決,也沒遇見未來精靈的人來說,什麼樣的經驗稱得上是覺醒經驗呢?依我的經驗,催化覺醒經驗的主要觸媒,皆是生活中的緊急事件:因失去所愛之人而悲痛;可能一病不起的重症;親密關係的破裂;生命中重要的里程碑,譬如大壽之年(五十大壽、六十大壽、七十大壽等);劇烈的創傷,例如歷經火災、強暴或搶劫;孩子離開家(空巢期);失業或事業發生劇變;退休;住進養老院;最後,傳遞出深層自我之訊息的某個意義重大的夢,也可以是覺醒經驗


P.111生死對稱

伊比鳩魯的第三個論點是,人死後的不存在,就像人出生之前的不存在一樣


P.113漣漪

我們對別人起的作用,會由這些人進一步擴散至其他人,彷彿池塘的漣漪一波波蕩漾開來,終至看不見,但依然持續在人心深處起波瀾


P.147透過聯繫克服死亡焦慮

不過我們從哪個角度探究人類社會,由宏觀的進化史來看也好,或從單一個體的發展來看也罷,我們必然會看到人活在人際脈絡裡,和他人息息相關。…正向心理學理許多新近的研究強調,親密關係是幸福美滿不可或缺的要素。

然而,死亡的過程是很孤獨的,而且是人生最孤獨的處境。它不僅把你和他人隔離開來,而且讓你暴露在第二種、甚而是更駭人的孤獨之中:隔離在這個世界之外


P.158

首先,我在放假期間撥空和她談話,這表示我全心全意想幫助她。實際上我說,我倆共同來面對這問題。我沒有一發現到她有這方面的焦慮就閃躲,而是去釐清她對死亡的感受。我承認我自己也有這方面的焦慮。我讓她明白,我們的處境相同,她和我和所有人一樣,天生會對死亡感到焦慮

其次,在我陪伴她的背後,有一則強烈而具有暗示性的訊息:「無論你的恐懼有多深,我永遠不會迴避你、遺棄你。」我所做的,單純是《哭泣與耳語》中女僕安娜的作為,就是摟著她,陪著她。

儘管我對她感同身受,但我確保自己承接住她的恐懼,而沒有感染到她的恐懼。我鼓勵她和我起剖析這恐懼時,我維持冷靜而就事論事的口吻。雖然她批評我既冷漠又沒同情心,但我的鎮定的確穩住她的心情,消除了她的恐懼

這裡所學到的一課很簡單:關係是最重要的。不論你是家人、朋友或治療師,縱身躍下便是,以合宜的方式拉近彼此的距離。說真心話,顯露你自身的恐懼,即興表達,以受苦的人能得到安慰的方式,承接住他們的恐懼


P.162感恩的角色

如同其他許多我覺得很有用的觀念,漣漪的概念在親密關係中,這種會直接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使他人受惠的脈絡裡,力量尤其強大。朋友之間會相互感謝彼此的幫助和善意,但感謝本身不是重點,真正有效的訊息是:「我把某部分的你融入我心理,它改變我、滋養我,我將把它傳遞給其他人。」


P.203

你自身的痛苦是什麼呢?我的答案是,屆時可以感受到痛苦的「我」將不存在。我同意伊比鳩魯的看法:「死亡存在時,我並不存在。」到時將不會有可以感覺到恐懼、悲傷、哀慟、被奪走什麼的我存在。我的意識將消亡,好比啪一聲關燈熄火。我也從伊比鳩魯的生死對稱論中得到慰藉:死亡後將和出生前一樣毫無知覺


204

如此說來,書寫便和漣漪的概念息息相關。可以留點什麼給後代世人,我感到莫大的滿足。不過,就像我在書裡一再提到的,我不期待「我」、我的形象或我這個人永垂不朽,而是希望我的某些看法、能夠給予人指引與慰藉的觀點長存於世:期待自己關懷他人的良善之舉、領悟和體會,面對恐懼的建設性作法,積在識與不識的人們身上,以無法預料的方式激起波瀾和迴響


P.206

在我看來,這些論及生命恆存不滅的觀點,對於緩和無常之痛作用不大,失去意識之後,我的軀體的有機分子命運如何這說法,僅是一種冰冷的安慰

對我來說,無常就像背景裡的一首永不停息的樂章,你鮮少留意到它的存在,直到發生某件驚人的事,你才會赫然察覺


P.209

這時,躲在背景裡輕聲作響的無常念頭襲上心頭。我轟然明白,這無與倫比的聚會和這位不久於人世的成員一樣無常,也和在場正緩步走向等在稍遠處的死亡的所有人一樣無常。這個美好動人而肅穆的聚會命運如何?終有一天會消失,如同我們每個人、我們的軀體、對這聚會的記憶、這份紀錄、傑夫所受的折磨及其教誨、我們與他同在的每一刻,都將化為一縷輕煙,除了懸浮在黑暗中的碳分子以外,什麼也不留


P.210

悲傷席捲我心。總有方法留住這一切,要是把聚會錄影下來,在某個全球放映的頻道上播出,讓全世界的人觀看,說不定世界會從而改觀。沒錯,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保存下來,戰勝遺忘


P.211宗教和信仰

就我記憶所及,我從沒有宗教信仰。我記得年節時和父親上猶太教堂,看著英譯的讀本,內容淨是無止境的讚歌,歌頌上帝的榮耀與權力。看到會眾對如此冷酷、虛榮、記恨、善嫉又貪愛讚美的神獻上無比的崇敬,我感到十分迷惑


P.212

我尊重每個人的信仰,即使我和她們看法不同亦然。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我的工作所賴以為繫的是存在主義世界觀,其著眼於現世,並且駁斥超自然信仰。這個取向相信,生命(包括人類生命在內)起於偶然,人是有限的生物。而且無論我們願意與否,我們能倚靠的唯有自己。我們只能靠自己保護自己,靠自己評估自身的作為,靠自己活出意義來

凝視太陽,堅定而無畏地檢視你的存在處境,不靠宗教所提供的護欄過活;也就是說,不倚賴某種延續、不朽或輪迴的形式,諸如此類的概念無不否認死亡的必然性。我相信,沒有這些精神支柱,人照樣可以活得很好。


P.238愛的美妙

馬克一劈頭所形容的「夢幻般」的感覺,為愛痴狂的迷醉,以及記憶中類似的美好經驗:母親沒病倒前擁他在懷的美好時光—這類心理作用經常出現在為愛痴迷的人身上。沉迷於愛的人,心理容不下其他事,愛人的一切—她的一言一與、一顰一笑、甚至怪癖—佔據了她們所有的心思。如此說來,馬克依偎在母親懷裡時,他不再是孤單的「我」,寂寞的痛苦消失了。我說的「孤單的『我』融化在『我們』之中」這句話,點出了他的痴迷如何減輕他的痛苦。


P.271

我不認為人生的意義和道德感得要來自宗教。我認為宗教、意義和道德之間沒有必要的關連,或者我起碼這樣說,這三者並沒有絕對的關係

我想,我的人生意義在於幫助別人找到他的人生意義。我認為人滿腦子被來世所佔據就不能全心全意地活在現世裡


P.296

本書的副書名我刻意使用「恐懼(terror)這個詞,而不用「焦慮」,藉此傳達出,人可以經由努力,把赤裸裸的死亡恐懼化為日常生活中可承受的焦慮。在某些指引的輔助下直視死亡,不僅能夠平息恐懼,而且能讓生活更深刻、針對、更有活力這種對待死亡的方式,可帶領人積極的投入生活。是故,我著眼於如何減少死亡恐懼,以及如何辨識並利用覺醒經驗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