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見佛殺佛》|閱讀心得

By 文揚 Wen-Yang 19 May 2022
《見佛殺佛》|閱讀心得

讀第三本一行禪師的書,更浸泡在禪修與正念的智慧裡頭,對於自己面對一些痛苦和情緒多少有點幫助,修行仍然是在不斷跳脫二元論,從中照見實相的過程。(這其實非常符合後現代主義。) ⁡


一、見佛殺佛,任何概念都會妨礙自己親眼見佛

⁡ 書中所說的「不立文字」以及「無言通」都不斷在引導我們去打破語言在轉換實相時產生的割裂,這也能連結到德希達的解構。為了要跳脫語言文字所造成的限制,用一句話來說即是要「見佛殺佛」,因為任何「概念」的詞都無法精準描述實相本身,所謂的實相是真理、是「道」、是宇宙萬物的本質和法則、是真實本性。為了彰顯實相,我們必須要「殺掉概念」。 ⁡

「真理並非概念,如果我們抱持概念不放,就失去了實相。所以必須『殺掉』概念,才能讓實相本身得到彰顯。殺佛是見佛的唯一辦法,我們有關佛陀的任何概念,都會妨礙自己親眼見佛。」 ⁡

更一步去想,實相原本就在我們腦中,但我們一旦開口說話、用語言表達時,就會造成實相分別與割裂,就連在腦中思考的內心話也是如此。語言是人類創造出來的產物,是用來溝通的工具,但卻會妨礙我們接近真實本性,因為實相將被分割成無數的概念詞語。 ⁡

我覺得這有點類似於「音樂」其實只是聲音的震動,但被分割和歸納成一套系統,像是樂理和音符,然而旋律也能用哼的方式表達,這都是在盡力轉換我們心中真正的「音樂實相」或「音樂真實本性」。 ⁡

書上提到:「一切存在的諸法,從無始以來就不依概念和語言而存在,概念和言語無法將它們從真實本性中轉換或分離出來。」因此,語言文字雖然在溝通方面很好用,但卻會妨礙我們靠近真實本性和實相,這就是為何禪會說「不立文字」和「無言通」,簡言之就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 ⁡


二、跳脫二元論,然後呢?直接的體驗

禪修與正念不斷強調「不二法門」,要跳脫二元論才能得到超脫,這意味著我們會處於一種很抽離的狀態嗎?抽離對一切事物的感受同樣也能超脫痛苦,然而正好相反,禪與正念所強調的是直接的體驗,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專注在當下,每一個剎那的感受,深入凝視與穿越那個體驗,不再區分「我是體驗的主體」,與萬物合一。如書中提到: ⁡

概念知識既然如此容易出錯,那麼我們到底應以何種工具來把握實相呢?在佛教來,只有通過直接的體驗才能觸及實相。研究和思辯都建立在概念的基礎上,然而在概念化的過程中,我們把實相弄得支離破碎,而且它們看起來彼此毫不相干。」P.55 ⁡

「在佛教唯識學派中,這種構想事物的方式稱為『分別』;而不經由概念,直接體驗真實的能力,則稱為『無分別智』。這種智慧是禪定的果,它是關於實相直接而圓滿的知識,是一種不分別的主體、客體的理解。它既不能依理智去揣測,也無法用語言來表達。」P.55 ⁡

「設想我請你來一道喝茶。你拿起杯子,先品嚐了一下,而後喝了一小口。你感到很舒暢,然後把茶杯放回桌上,我們開始交談。現在,設想我請妳描述一下這茶。你運用記憶、概念和詞彙來講述自己的感受。你可能會說:「這是非常好的茶,上好的鐵觀音,臺北產的,我能嚐出來,它很能提神。」你也可能有另外一些說法來表達感受,但這些都是你用來描述體驗茶的概念和詞語,它們並非體驗本身。」 ⁡

實際上,在對茶的直接體驗中,你不會分別自己是體驗的主體,而茶是體驗的客體,也不會思索這茶是最好的或最差的臺北鐵觀音,沒有任何概念或詞語能框定來自體驗的單純感受。」 ⁡

「你盡可以多方面地描述茶,但只有自己才對它有直接的體驗。有人聽了你的話,根據她先前的體驗可能也會有所體會,但也就是如此而已。而當你在描述這體驗時,早已不再這體驗中了。在體驗中,你和茶是合而為一的,在主、客之間並無區別,亦無品評,更無分辨。這種純粹的感受,就是無分別智的一例,它能引導我們進入實相之心。」P.56 ⁡

無分別智,或是不二法門的智慧引領我們超脫主體、客體,這其實也能呼應後現代的思想,也就是去追求Martin Buber和《開放對話·期待對話》所謂「互為主體」的境界。Buber認為,要能夠互為主體的方式之一包括「無條件接納對方的他異性」,這與佛教所追求萬物相即的智慧仍能連結在一起。 ⁡ ⁡


三、禪與實相的直接接觸

⁡ 到頭來,正念與禪究竟是什麼呢?書中提到:「但禪不是禪學研究,禪是生活。禪是與實相直接的接觸。」禪既然是與實相的直接接觸,我覺得有點像是某種「氧化還原」的過程,在我們接觸這些智慧之前,已經用自己的方式把實相切割成碎片,為了要重新接近實相,就類似一種氧化還原的過程,還原「語言概念造成的分別」,藉此來彰顯實相在佛教的觀念中,我們生來本自具足,修行的目的在於改善那些不良習氣,使心靈恢復其原初純淨和澄明的狀態,那些不良習氣是我們一直以來生存的方法和習慣,包括我們對情緒的反應,那也是所謂的「業」。 ⁡


四、阿賴耶識與潛意識

⁡ 很有趣的是,佛教所謂的「阿賴耶識」是指生命與心靈最深層的基礎,心靈的能量與基質,完全就想到西方心理學的「潛意識」。 ⁡

「今天的生活是依據理性所安排的,我們只用了存在的一小部分—認知和意識,來參與生活。而另一部份,更深層也更重要的部分,則是含藏萬有的阿賴耶識,才是我們存在的根基。這不部份不可用理性來分析,甚至也無法以意識來分析。今天的人熱愛理性,因過於相信理性,以致脫離真正存在的根。正因為如此,才出現令他痛苦的疏離感,且這種疏離感,一點一點地使他的人性愈來愈機械化了。」P.168 ⁡

一行禪師在書中批判了當代生活強調「理性」,以及逃避真實自我的現象。在資訊爆炸的當代我們很容易迷失在主流想法當中,也有各式各樣的娛樂來幫助我們麻醉自己。在這之中「理性」是被推崇的價值,但理性意味著是靠認知和意識來生活,但更深層的潛意識或阿賴耶識才是禪修的重點。換言之,禪修與正念在和「潛意識」工作,是比「腦袋認知思考」的層次更深層的存在。 ⁡ ⁡


五、禪也是回歸自然,實踐環保

從萬物相即的智慧來看,禪修幫助我們去體會自己的存在是與大自然和萬物連結在一起,並非獨立的存在,因此我們需要看見存在於日常生活中各種「生命」的價值。當我們體悟萬物相即的智慧後,自然會去珍惜每樣生命,生物與非生物被創造出來的價值,因為我們專注在每個當下,就知道了何謂「浪費」。 ⁡

「無覺知的心對人和物都沒有感情,不懂得體會和欣賞事物本身的價值,而只把它們看作是滿足己欲的對象。而有覺知的人卻能洞察到存在的不可分割性,洞察到一切生命所具有的深刻複雜性及其相互依存的關係,這使他從內心培養出對於事物絕對價值的深深敬意。出於這種對於生物或非生物之價值的敬畏之心,他自然就希望看到事物能被恰當地使用,而非被漫不精心地浪費或破壞。」 ⁡

因此,習禪確實意味著別在不需要時開燈,別讓水龍頭的水空流,別倒掉剩飯、剩菜。不僅因為這些都是粗心之舉,還因為這些行為表明我們對於被浪費和破壞的東西所具有的價值無動於衷,對於人們為此付出的辛勞漠不關心。例如一頓飯,就涉及農人、運輸者、店主、廚師和侍者的勞動。之所以會有這種無動於衷與漠不關心,是因為心靈以為它與世界是相分離的,以為世界就像是無目的,隨機變化的混亂成一團。」 ⁡ ⁡


六、結語: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 我覺得,禪修與正念讓我們重新體悟自己「存在」,在萬物相即的智慧當中,我們是與萬物無分別的,是合一的,那也是正念追求專注在每一個剎那和當下的覺悟境界。因此,正念像是一種心靈和潛意識的鍛鍊,也是一種存在的方式,當我們用「正念」存在於此刻時,覺悟和涅槃也將可能發生。 ⁡

跳脫二元論的智慧幫助我們超脫世間的痛苦,但不是抽離痛苦,反而是更深入凝觀痛苦,直接體驗實相而非用語言概念分割。這聽起來仍然是痛苦的,但一行禪師告訴我們:「覺悟者一定是個非常自由的人,她擁有精神的力量,不會在社會中隨波逐流。修行者一旦覺悟,就會明心見性。瞭解自我,對自己的存在和社會地位的真實情況,具有清醒的洞見。」 ⁡

「在開悟之光中,一切皆不增不滅,我們不再會被基於概念的情緒所左右。菩提達摩之所以偉大,正是因為他砸碎了束縛我們於概念世界的幻覺鎖鍊,雜開它的鐵鎚就是禪的休行。在開悟的一刻,我們或許會放聲大笑,但那並非中彩者或取勝者的笑,而是當人經過長久以來的苦苦追尋,卻突然發現所尋找的東西就在上衣口袋裡時,所綻放的笑。」P.57 ⁡

當我們看見真實本性時,我們無須說任何一句話,或許是像一行禪師所說的那種笑。那意味著我們恢復成本來的自己、本來的面目、本來的真實本性。有位禪師曾說:「以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參禪以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我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這表示開悟讓我們能夠從語言概念中跳脫,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但並不代表我們要捨棄語言概念,只是需要體悟到語言概念的限制。 ⁡

禪修與正念解構了時間、空間和一切概念,它的智慧為我們創造了更龐大的空間,在每一刻的時間中、在每一個人的身體中,真理即在我們身上、在當下,只是需要正確的方式去照見本性,如此也才會感到自由。自由的人不再受困於痛苦,並非因為感受不到痛苦,反而是更直接活在痛苦的體驗中,與痛苦合而為一,因此能夠穿越痛苦,不會被困住


閱讀正念與禪修的書,大概告一段落,暫時不會再繼續讀相關的書籍了,剩下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實踐。🙏


閱讀書摘

《見佛殺佛》|閱讀書摘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