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現象學十四講》|閱讀心得

By 文揚 Wen-Yang 08 February 2022
《現象學十四講》|閱讀心得

讀完《現象學十四講》,真心覺得現象學開啟了另一種視野,帶來不一樣的世界觀。雖然讀起來似懂非懂,但裡頭討論到關於立方體知覺、意向性、互為主體性、時間、記憶、語言等等,都讓我腦洞大開,而且覺得有點浪漫。

像是關於時間的討論提到,有所謂的世界時間(客體時間)以及內在時間(主體時間),這和Agnes Varda曾說「時間的流逝會隨情境感受而有所不同,分為主觀時間、客觀時間」呼應,也符合我們的生活經驗。(下雨天等公車特別久)

「當我們試著解釋我們如何經驗時間性對象時,總是傾向去說我們面對一系列的「現在」,一個接一個。我們傾向說時間經驗就像播放影片,一個片格(一個現在)快速地皆在另一片格後面。對象的樣子一個接著一個向我們而來。但我們對時間綿延的經驗卻不能是這樣樣子;如果是這樣,我們永遠無法得到綿延的感覺,無法得到一個時間連續的過程感覺,因為我們有的只是一個個時刻,在每一個時刻裡所呈現出來的一個個片格。」P.197

書中提到很有趣的是,時間似乎並不像攝影拍攝的那般是一個個影格,反而是像數學的點發展到線的過程,每一個點都隱含著鄰點,接續下去。更仔細地思考,我們只能經驗到每一個當下的片刻,那又是如何區分過去、當下、未來的不同感受,第九講也有很精彩的討論。


我覺得現象學肯認了生命中所有細微現象的存在,包括時間的知覺(時間隨著主觀變長變短)、意向性,那些都是真實存在的。這讓我想到的是,拜拜或禱告時,心中的呢喃,那也都是完全真實的,而並非只是腦中或心中的微弱聲音

現象學像是換了更高倍率的顯微鏡一般,為我們開啟新的視野,捕捉到日常生活中細小的現象;也像是賦予人聽見更寬廣的頻率聲音,形成全新的主觀世界。(不知道是否算是某種維度的提升?)

現象學帶來的哲學與思考深度,能夠滿足我們想接近真理的渴望。究竟時間是什麼?空間知覺是什麼?這些有趣的問題都能在現象學討論中找到更令人滿意的答案

最後,雖然現象學閱讀起來有點生澀難懂,但反覆咀嚼之後往往能發現更多神奇的理解。這也是我喜歡Podcast《慢讀漫談》的原因,即使沒有完全聽懂,卻意外感到療癒和有趣,有時會碰撞出意想不到的靈感。


閱讀書摘

《現象學十四講》|閱讀書摘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