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成為一個人》:人生是不斷解殖自己、成為自己的過程

By 文揚 Wen-Yang 30 June 2021
《成為一個人》:人生是不斷解殖自己、成為自己的過程

前言

前陣子剛讀完《成為一個人》,內心就認定這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書。Carl Rogers觀察分析心理治療案主的變化過程,探討變化如何發生、以及治療過程中何種因素(態度、氣氛、環境)有益於人產生改變,讓案主從心理困擾中解放。Rogers在開頭以「產婆」形容自己治療師的角色,他提供安全且自在的「協作關係」,藉此協助案主拋棄應付生活的假面具,找回那躲在自我防衛背後的真我。

閱讀《成為一個人》是一段解殖自我的過程,讓人反思自己是否正「如我所是」地活著,還是順應了他人、父母、社會文化的期待,躲入某種奴隸狀態中,姑息地求得生存?「解殖」是某位前輩曾經告訴我的概念,意味著要從那殖民自己的思想、文化中解放,這與Rogers所說「成為一個人」不謀而合。至於解放後要找回什麼呢?Rogers的答案是:自身的感受和體驗,若進一步納入後現代的觀點更可以指涉人的「身體感覺」。

以下分享我的重要心得&發現:


一、人是敏感的有機體

人是敏感的,不只擁有顆發達的大腦能作判斷,還有數億個感覺細胞、神經細胞,交織出我們極豐富的感官經驗。一般來說,這些感官經驗和訊息大多以被動的方式被大腦蒐集,接著由大腦發出指令、行動,這是我們所習慣「智識」的運作模式,也就是依靠大腦判斷。然而,受到社會化和自我防衛的影響,大腦有時會自動扭曲一些訊息,以便讓自己做出符合他人期待的行為,但也使得部分的感官經驗漸漸偏離了原有的意義和功能,我們變得容易壓抑情緒,盡量讓自己不受感性影響,保持「理性」(感性經常被認為是缺乏思考的衝動)。

Rogers相信,人本身就是功能強大、敏感發達的有機體,並帶有一種自我實現的傾向」,也可以理解為天然的人格動力,若能好好自由發揮,終能引導人走向成熟、成長的方向。

「這種傾向是一種催促力,我們可以在所有的有機體以及人類的生命中看到 — 它就是要擴張、伸展、要變得自主自動,要發展、成熟 — 它是一種要表現、要激發整個有機體所有能力的傾向。這個傾向有可能會被堅殼厚甲的心理防衛作用層層襲捲;它也可能會藏在精心鏤刻的建築正面(facade)之後,否認了存在的地位,但我仍相信它存在於每一個人,也在等待著,一有適當的條件便會解放而表現出來。」P.40

然而,受到社會化和自我防衛的影響,我們容易壓抑有機體的功能,使得表面的作為與內心的體驗出現不一致,甚至相反的情況,例如:當我的內心感到焦慮時,卻在外表假裝沒事的樣子,防止自己的軟弱被看見。Rogers認為,這樣的作法毫無益處,且違背了自身的體驗。

「在我和他人的關係中,試圖去維持一個假裝的表面,那是從來也不會有效或有意的,也就是說:最無益的乃是表面上的一套作法和實際的體驗大相逕庭之時。」P.20

是什麼原因使我們變得戒備重重呢?是什麼原因使我們寧願拋棄自己的體驗以便符合他人的期待呢?Rogers認為社會化和自我防衛的根本來自於恐懼:我們害怕跟別人不一樣、害怕被他人評價、害怕不符他人期待、害怕被他人指責。為了迎合他人、父母、社會文化的期待,我們不惜發展出某種「假我」來回應外在的需求,卻同時壓抑了內心想說的各種真心話,將之埋藏起來。

我所希望的是減低恐懼或防衛之心。若果如此,人才能夠自由自在地表達他們的感覺。」P.24

因此,Rogers提到心理治療師提供案主安全、穩定的治療關係,讓人能減低恐懼和防衛之心,自由地表達,因此不必再害怕面對自身的體驗,反而能更完整、自由地感受自己的狀態,知道自己真的正在生氣、難過,經歷各式各樣的情緒。


二、為何要接納自身體驗?

在談到「成為一個人」的概念時,Rogers不斷鼓勵我們以更開放的方式接納自身的體驗和感受,這是源於他個人重要的基本信念/信仰:認為有機體的感覺比自己的智識更值得信賴

「我能夠信任我自己的體驗。其中有一個很基本的,而且長久以來我也一再獲得證明、一再學習的乃是:當我覺得一件事好像很有價值或值得去做時,那它就是值得去做。換句話說,我學習到的是:對於一個處境,我的整個有機體的感覺比我的智識更值得信賴。」P.26

「在我逐漸能夠更深信自己整個人的反應之後,我發覺我就可以用此來導引我的思考。我變得更能尊重那些倏來倏去的種種模糊不明的想法,種種覺得似乎具有重要性的想法。我頗願認為這些不清晰的想法或念頭會帶領我走到重要的地方。我認為這就是信任我的體驗的整體性。而我學到這些是用來懷疑我的智性是否真的更有智慧。我敢肯定:體驗的整體性雖仍有可能會出錯,但我相信它比單獨運用心智意識所出的差錯要少些。」P.27

體驗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性

Rogers不單單只是信任自己的體驗而已,他將之視為高度的「權威」。他認為,體驗是由人最基本層級的感覺組成,因此可以不斷地更新、變化,即使遇到問題也能即時修正。

「對我而言,體驗本身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性。效度(validity)的準繩就在於我自己的體驗。任何別人的觀念,以及我自己的觀念,都比不上我的體驗那麼有權威。為了發現真理,我必須一而再、再而三地返回到體驗之中,而這麼使我逼近真理的過程和我之成為我自己的過程是一樣的。」P.28

「用語義學的說法,我的體驗之所以更具有權威,乃是因為它更為基本(primary)之故。在整個體驗的層級中最具權威性的當在最基層。如果我閱讀一個心理治療的理論,如果我也根據我和案主一起工作的經驗而寫下一個心理治療理論,如果我也和案主一起進行心理治療的種種體驗,那麼上述所列舉的三種體驗,其權威性的程度是按照我的排序而增加。」P.28

我的體驗並不是因為不會犯錯而具有權威性,相反的,乃是因為它正在體驗層級的最底層可以不斷地用新的、基本的方式去檢查它而然。正因此故,體驗即使經常有失誤或會犯錯,卻永遠都是開放的,以迎接必要的修正。」P.28

不是因為它絕不犯錯,而是因為它可以完全對後果開放,也因而可以在每次行動之後,衡量後果之是否真能令自己滿意,而不斷作必要的修正。」P.229

讀到這一段時令我非常震驚,身為對權威過敏的人,經常會留意各種權力關係如何被好好處理,卻從未想過能這樣看待權威。如Foucault所說:「權力關係的本身沒有好壞之分,但它具有危險性。因此我們必須從各方面來思考如何用最好的方式疏導其力量。」Rogers將最基本層級的體驗視為最高權威,信任第一線最直接的感覺,讓自己保持不斷更新、修正的狀態,我認為這是處理權力關係很好的方法。從組織管理的意義上來看:基層的第一線工作者是最瞭解狀況的,但權威往往集中在管理高層,必須要給予基層足夠的信任才能順利運作。

體驗(身體感覺)充滿多樣性

另外,如同前面提到,人類擁有數億個感覺細胞、神經細胞,人體本身即是高度發達的有機體、接受器,由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味覺等交織出我們複雜的感官體驗,這些體驗本身充滿了多樣性。然而,受限於文字上「體驗」二字實在沒辦法完整詮釋「體驗」的精髓,我們必須有意識地思考體驗二字背後的意義:它由各式各樣的感官經驗和身體感覺聚合而成

進一步納入後現代的觀點,體驗可以理解為身體感覺或身體語言,也就是說身體被視為情緒狀態的一種實相體。由於情緒過於抽象,比起口語和文字單一的表達,身體感覺更能表達出更貼近真實的狀態,例如:聽你這麼說,我感覺胸口有股沈重感。當體驗擴大詮釋為身體語言時,那麼感官經驗也更仔細的包含了眼神、表情、身體姿勢、語氣等。

Rogers雖未對「體驗」的內涵做太多詮釋,但我過去學習關於身體感覺/身體語言的知識恰好能更完整地互補。


三、成為自己是否意味著變得邪惡?

在我剛開始接觸「成為一個人」的概念時,的確也思考同樣的問題,那就是:若按照當下體驗行動,是否會淪為情緒和慾望的發洩而充滿暴力、失去控制?Rogers在第八章給出了他的答案:

他會漸漸發現,當他的憤怒就是他的真實反應時,他可以恰如其是地表現憤怒,而這種自己可以接納的憤怒,或可以透明展現的憤怒,是不會具有破壞性的。同樣的,他也發現他可以恰如其是地表現恐懼,而這種自知的恐懼並不會使自己瓦解。他可以自憐,而這也沒什麼不好;他可以有性的慾望、有偷懶的感覺、可以滿心敵意,而天不會因此就塌下來。」P.213

「這道理是說:人要是能允許種種感覺在他身內流動,則各種感覺會愈能就全體感覺的和諧關係而各就其位。他會發現他並不數單單具有一種感覺,而是有多種感覺交織在一起,並且還能互相平衡。他會感覺到愛、溫情、體貼和合作,也會感覺到敵對、多欲或憤怒。他感覺到興趣、熱忱和好奇,也會感覺到懶散或冷漠。他感覺到無懼和勇氣,也感覺到畏縮害怕。他的種種感覺若能在他之中以如此複雜的情態而都被接納,則它們會帶著建設性和諧地運轉,而不會把他逼上無法控制的邪惡之途。」P.213

從Rogers的回答來看,我認為這其實是對於人非常理想的看法,儘管他部分回答了我的疑問,但我仍然想問:該如何看待暴力行為以及暴力所帶來的破壞性?為了探討關於「獸性」的問題,Roger到後面甚至開始分析「獅子補食」的現象,指出:「獅子之所以獵殺是因為飢餓,但牠卻不會去進行狂暴的殺戮,也不會貪吃過量。」並認為自然萬物會在自身之內逐漸達成某種和諧、平衡狀態。

看到Rogers的說法我其實並不完全認同,畢竟少數人類比野獸更加殘暴。不過這提醒我很重要的是:每一個行為背後都存有需求,要去看見失序、破壞行為背後的需求和脈絡


四、聆聽自己,聆聽他人:對話無所不在

回到「接納自身體驗」這件事,我發現這也和「(開放式)對話」有很大的關聯。Rogers的核心理念中有一點很妙,那就是:一個人開始邁向接納自己的體驗時,他也會邁向接納他人的體驗。「成為一個人」看似是接納自身體驗的過程,卻也對外在的人際關係產生影響,這該如何理解呢?

「我愈是能夠向我自己以及他人內在的真實realities)而展開時,我愈發現自己不會集忙地想鑽進『固守的據點』中。當我試圖聆聽我自己正在經歷著的體驗時,或當我愈是試圖把這同樣的聆聽態度延伸到另一個人身上時,我愈是能尊重我所感受到的這種生命之複雜的過程。所以我變得愈來愈不願意急急忙忙衝進那個固守的據點 — 去確定目標,去塑造別人,去操縱或催促別人走上我要他們走的道路。」P.25

我會把「聆聽」視為一種接納的能力,是一種願意瞭解、願意容忍、不打斷的能力,無論聆聽的對象是自己或他人。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聆聽的焦點對象並不在個人,而是「聲音」,包括來自自己內心的聲音、他人的聲音、身體的聲音

瞭解是很冒險的

聆聽的姿態帶有一種「想瞭解」的意願,但就如同前面所提,在自我防衛的影響下,人與人之間戴起了名為假我的面具,保持距離。當Rogers試圖拆解在自我防衛之心背後的恐懼,他發現「允許自己去瞭解別人是一件冒險的事,因為那可能會使我們改變

我們很難得允許自己去正確地瞭解他所說的話對他究竟有什麼意義。我相信那是因為:瞭解是很冒險的。如果我讓自己確實地瞭解別人,我可能會因為那種瞭解而發生改變,而我們都害怕改變。」P.22

表面上看來,僵固的狀態雖給人安全感,卻也成為了限制。Rogers曾說:人在最好的狀況下,乃是個不斷瞭解自身體驗、變化的流動過程。而我認為這必須建立在不斷聆聽的基礎之上。若更仔細剖析「不斷聆聽」的流動狀態,可以發現這與「對話」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對話正是由無數個「聆聽」所組成

相較於和他人對話,我們其實更常在心中自我對話。Rogers曾說,當我們能如其所是地成為自己時,內心中自我對話的衝突與矛盾也會跟著減少。事實上,無論是聆聽自己或他人的聲音,在我們聆聽的同時,也會自動試著對話。

內在的自我對話關係

關於對話,Rogers在第三章曾提到存在主義哲學家Martin Buber的對話哲學:要接納他人的整個潛能。很巧的是,過去我所學習的「開放式對話」也談到了Martin Buber,恰好能補足更完整的內容。

「Martin Buber在他討論關係的一篇長文中強調:只有承認他者為另一個我的『我 — 你』才會成為對話關係的基礎。具有目的或利用意圖的『我 — 它』關係只會物化他者。」 — 《開放對話.期待對話》P.164

相對於由單方引導談話的「獨白」關係,Buber致力追求平等、互為主體的「對話」關係。根據Buber的說法,形成對話關係的關鍵在於承認他者、將他者視為和自己同樣的存在,而不是將他者視為一種「物」、工具或是想要控制的對象,如此才能從「我 — 它」關係走向「我 — 你」關係。

回到Rogers的理論,當一個人排斥接納自身體驗時,自我是處於僵硬的狀態,並會把自我他者化,掩耳逃避自身體驗的聲音,最終導致內在的自我對話淪為「假我」的獨白關係;當一個人能接納自身體驗時,他與自我真實感受更加靠近,並且能以體驗作為參照物,檢查自身狀態,如此,內在自我對話也能順利溝通

綜合Buber和Rogers的理論來看,兩者成為恰好能彼此互補:在內在的自我對話關係中,當我越能接納自身體驗時,我不再將自我視為另一個他者,變化不斷的體驗能作為我的參照,時時確認「真我」的狀態,拉近真我與假我的距離,內在的自我對話也能減少衝突與矛盾而順利溝通


五、「成為一個人」的理想狀態

綜合上述,Rogers在書中已經多次告訴我們「成為一個人」或「成為如其所是的自己」是何種狀態。簡單來說,聆聽、接納並信任自己的體驗即是在「成為自己」。按照Rogers的說法:人是一個不斷成為自己的過程,生命就是一直在形成(becoming)的過程之中。這也是此書以書名以「On becoming a person」為書名的原因。

「案主所表現的變化運動中,最具特色的乃是他允許自己自由地進入他自己本然所是的流變過程之中。他也會奔向那對他友善開放的內在體驗,學習敏感地傾聽自己。這就意味著:他益發能在複雜的感覺和反應中求得和諧,而不必用刻板僵硬的方式來把自己作個清清楚楚的界定。」P.217

「這也意味著:當他更能接納自己之『所是』時,他也愈能以同樣的方式去聆聽、瞭解並因而接納別人。他會讓自身的內在過程表露出來,因為他能珍惜且信賴這些體驗。他不斷地尋索並發現:成為這樣一個流變不居的自己並不等於發揚自己的惡性,或變得冶蕩不羈。相反的,這只是讓自己很驕傲地成為敏感、開放、合理、有內在導向的人類之一員,能以勇氣和想像力而時時在複雜萬變的處境中調適。P.217

最後,我很喜歡Rogers引用Maslow對於自我實現者的描述,它提醒了我要找回小孩真誠的內心,放下評價和控制他人的慾望,回歸到最原真樸實的狀態。如此,來自自我或他人的聲音能被允許存在,也能被好好聽見

正如小孩子張開無邪且又無批判性的大眼睛,看著這個世界時,他只會注意到、觀察到世界的本來面貌,而根本不去和它爭辯,或命令它變成別的東西,同樣的,自我實現者也是這樣看待他自己以及別人的本性。」P.210


結語:自我解殖,成為自己的革命家

《成為一個人》是一本適合所有人的書,因為它引導我們去探詢生而為人最基本的問題,那就是:「我究竟是誰?是怎麼樣的存在?」這看似老套的存在主義式大哉問,Carl Rogers要我們把重點放在自己的體驗身上,用最原始和真實的方式去找回「真我」。在這段尋找的過程中,Rogers不斷地鼓勵我們去聆聽自己、接納自己的體驗,無論是帶有破壞性的憤怒,或是讓人退縮的恐懼,他完全信賴自己這個有機體引導他走向自我實現、成長的方向

從Rogers的個人信念和思想看來,會發現他多少受到老子的影響,事實上他也推崇「無為」的概念,在第八章提到《道德經》中「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的概念。其中,「不為而成」的確能夠與書中「不急著去評價和控制」有所呼應,背後也隱含「成為一個人」的意思。

對我來說,「成為一個人」即是一段解殖自己的過程。我想到在閱讀女性主義和存在主義時,也經常提到要解放自己、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因此,我會認為不只有女性是後天形成的,人的自我本身也是被建構出來的:受到父母、周遭他人、社會文化等影響,我們被加諸各種期待和「應該」,到最後,由於害怕跟別人不同、害怕他人失望的表情,我們容易選擇拋棄自由,順應他人而成為被殖民、宰制的個體

Rogers告訴我的是,要不斷地聆聽、覺察、接納自己的體驗,並賦予它高度的權威,如此度過人生。正如同第一線的人最瞭解當下的真實情況,信賴自己的體驗也能夠幫助我們活在此時此刻。於是,體驗不再是雜亂又無意義的身體感覺,而是暗藏重要線索的訊號

回到現實生活中,當我們面對從他人而來各式各樣的想法和期待時,可以選擇姑息地妥協,也可以選擇按照自己當下的體驗行動。藉由聆聽自己,我們得以確認自己此時此刻是否正如其所是地活著,更精確地說,為了隨時保持自己「如其所是」的程度,我們需要從既有的狀態中不斷解殖,成為自己的革命家


心得

首先,我很喜歡Carl Rogers用平易近人的文字分享他的經驗,他經常用「我發現」作為開頭,讓人感受不到權威和恐懼而接受教育。

在書中令我感到欣慰的是,當人邁向「成為自己」的過程時,會是能夠敏感地覺察各種內在體驗的狀態。這對高敏感的我來說是很大的慰藉:敏感不再被視為缺點,反而代表能感受到更多體驗。在這之中,我也發現「很重要,必須放慢速度才能更仔細地聆聽、觀察、感受

在閱讀的期間,我嘗試實踐「成為一個人」的精神,讓自己的內心變得透明,聆聽並按照自己的體驗行動,但真的比想像中困難。當我每天打開臉書和PTT都會有很想留言的時刻,然而實際留言之後卻很容易被他人扭曲、誤解,導致它失去原有的意義,這部分實在令人頭痛。

最後,難以想像這是一本1961年就出版的書,《成為一個人》補足和豐富了許多我過去的經驗,我不斷想到某位前輩曾經告訴我要「解殖自己」,這個詞一直存放在我心中,用來提醒自己反思的重要。直到Carl Rogers更完整地補足了解殖的意義,讓我感受到一種實在感個人的信念好像不再只是空洞的感覺而已

另外,那位前輩也曾告訴我說:

盡可能的喜歡自己、與自己好好共處,這也是學習善待他人的一種途徑。」

究竟為何喜歡自己是學習善待他人的途徑呢?這困惑我許久的問題我也在《成為一個人》中找到令人十分滿足的答案。


後記

《成為一個人》後記:踏實感

閱讀書摘

《成為一個人》|閱讀書摘-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