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一行禪師講《心經》:到達彼岸的智慧|閱讀心得

By 文揚 Wen-Yang 18 May 2022
一行禪師講《心經》:到達彼岸的智慧|閱讀心得

閱讀第二本一行禪師的著作是「一行禪師講《心經》:到達彼岸的智慧」。我對於《心經》的理解一直停留在之前紀金慶老師上課的哲學內容,這次從一行禪師的觀點來看才更有深刻的理解。

其實一行禪師不斷強調的智慧就是那幾個:空性、相即、超越有無、萬物相依、不生不滅、五蘊皆空,和《正念生活的藝術》的內容蠻類似,強調「空」不代表不存在,要去達到「無 分別心」的境界,也就是不二法門。一行禪師認為,令人受苦的不是痛苦本身,而是不斷區分「苦/不苦」的二元想法。在無分別心的境界中,可以超越「有/無」、「善/惡」,也可以超越西方爭辯神是否存在的問題。

根據我到目前的學習,要能夠訓練自己「無分別心」,需要暫時關閉身體的感官功能,包括眼、耳、鼻、舌等知覺。這是因為大腦被設計為會自動分辨、歸納外界訊息,而一旦分辨或歸納時就造成了「分別」。

因此,修行或冥想經常要求要閉上眼睛,或隔絕外界過多的雜訊,來保持清靜。票亮之前提醒的是「要觀不要想」,也就是說,修行並不是在使用大腦,反而是鍛鍊更深層位在靈魂的能力,反而要關閉大腦更有幫助

票亮說:「要返回那個真,必需一直覺察自己的mean和mean伴隨來的bias,一直收斂消融,讓你的念念都不分、都完整,這個過程就叫做修行。修行不是抑壓情緒或道德制約下的行為約束。」


前陣子剛好聽到老高介紹所謂的「被動意識」,意思是我們的行為都是由潛意識在控制,並不是我們自己的意識,是身體先閃過障礙,才出現身體閃過的意識。從這個角度來說,受苦這件事也是,是因為我們先承受了痛苦,才出現「我很痛苦」的意識。這就符合一行禪師所說,令人受苦的是意識本身、是那個想法,而其所追求的修行是在於潛意識的修行。(阿賴耶識)


比較一行禪師與西方心理學的論述,其實會發現有趣的異同。例如,一行禪師可以超越生死的觀念,正向看待死亡,並用萬物相即的智慧來說明,即便肉體消失也會用另一種方式延續下去,因此沒有出生死亡,有的只是延續而已。對照Yalom談論很多死亡焦慮的內容,他很害怕自己的意識像關燈一樣消失,但他也提到生命的確就像漣漪一樣可以造成無止盡的影響,想著這點可以克服死亡焦慮。

我覺得「無分別心」的論述的確可以打破西方心理學創造出來的各種名詞和執著、以及對人的控制、要把人變正常。然而,禪宗似乎認為理想中的人會像棵樹一樣,不斷覺知自身存在,就只是佇立在森林中,似乎是「沒有情緒」的狀態,無願的智慧也給人比較消極的感覺。但西方心理學強調,不要壓抑情緒,最好讓情緒可以穿梭流動不會卡住,每一種情緒都是反映自己的狀態的重要訊號。對比兩者,真的蠻有趣的。


最後,讀完這本書我才更瞭解《心經》到底在說什麼。無論是票亮或草世都和我說,《心經》的重點就是第一句「觀自在菩薩」就講完整部經了,非常簡單扼要、好記。

聽了一行禪師的翻譯和解釋,我才知道《心經》的原文標題意思是「抵達彼岸的智慧」,真的蠻喜歡這樣濃縮、核心的一句話。今天起床後想到,「抵達彼岸的智慧正好也能詮釋助人工作者的本質,也就是帶領人抵達彼岸

在佛教裡,其實還蠻重視「受苦」這件事,要在污泥中才會出現蓮花,也呼應前幾天聽到演講說「在故事腐植土壤中深耕」。用「抵達彼岸的智慧」簡單的一句話,可以指出了身而為人要如何與痛苦共存,從人的有限性當中超脫。助人工作其實也就是與痛苦工作,與自己的痛苦,也和他人的痛苦工作。然而,一切不只是痛苦而已,當從有限性超脫的時候,能夠體驗「涅槃」,抵達彼岸


閱讀書摘

一行禪師講《心經》:到達彼岸的智慧|閱讀書摘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