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導讀了很難懂的《行動科學》,花了一週的時間努力讀它,好不容易在上課前豁然開朗。
我發現行動研究所追求的「第二型使用理論」不就是在把每個人的行動「內在透明化」,提出來討論嗎?這不就是開放式對話的重點之一嗎?於是就在報告最後補充了《開放對話·期待對話》的內容。
《行動科學》或行動研究,作為研究人際行為世界的領域,花了很多的篇幅去談社會科學到底是不是科學,運用圖表和模型來檢視人的行動變化與行動策略,藉此來檢證行動,另外也強調「群」的力量,建立反思探究團隊來探討彼此的行動,互相學習。
在這樣的願景下,學者提出「單路徑學習」與「雙路徑學習」。簡言之,前者是指碰到困難時,更換自己的策略/工具/手段,藉此達到目的;後者則是連整個問題的設定都重新框架,達到雙路徑的學習,此處的重點是,雙路徑學習的困難在於,人們必須先承認自己的限制和錯誤,才有可能重新框定(reframe)整個問題,但在一般情境下,出於人的自我防衛,或是對他人不足夠的信任,往往淪於「單路徑學習」以及「第一型的使用理論」。
所謂的「第一型使用理論」,簡言之是指學者建立了一個模型去描述一般人是如何行動的,在自我防衛的機制下,並不會公開自己的想法,而是在自己的世界只考慮自己的想法如何實行並想要控制。這樣的結果造成自我防衛引發更多自我防衛,導致彼此的不信任,只能互相揣摩彼此的想法,最後甚至形成雙重束縛(double bind)的窘境。
行動研究希望人們可以避免「第一型使用理論」,推崇的「第二型使用理論」的世界。在第二型的世界中,人們會共享控制權,彼此可以公開檢查歧異,也能討論衝突,會明白告知自己的決定,並以有效的資料為基礎來行動,最終能達到「低度防衛的人際與團體關係」,創造雙路徑的學習。
在《開放對話·期待對話》書中,提到Martin Buber所說的「我-你」關係,必須要把對方當作是和自己一樣的主體才不會淪於獨白關係,才能創造對話關係。這不就是行動研究所說的第一型與第二型使用理論嗎?行動研究花了很大的篇幅,用謹慎的方式去論述,試著更「科學」一點,但是《開放對話·期待對話》幾句話就講完了。
我也補充了老師前幾週提到Vygotsky的「兒童潛能發展區ZPD」,書中提到的對話式教學其實也正能呼應行動研究的課堂上,老師的角色是同樣也是學習者。
行動者的學習並不是只是像傳統觀念所認為知識多寡來決定誰是學習者,更像是龔卓軍老師曾說「長在獵人腳底下的知識」,隨時都在行動中有所學習。
行動研究與開放式對話都是有關人際行為世界可以如何得到更好的改變,是身為人際工作者的重要學習。因此,將這兩個理論融合,我的結論是「人際的世界處處都是行動,處處都是對話,人們是用行動在對話。這不分權力關係、能力強弱,即便弱的一方也是用弱在行動」。
導讀完的當天晚上,正好去敲敲話行動入家團隊面試志工的機會,非常有共時性,希望下週能夠聽到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