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助人工作

期中實習結束

By 文揚 Wen-Yang 05 July 2023
期中實習結束

期中實習結束,開始進入暑期實習,繼續在向陽實習中。


暑期的差別,除了變成每天都要去實習之外,不知不覺也開始被安排工作,需要獨當一面與會員討論或伴工,也算是成為向陽半個人力吧。

回想期中實習從生疏陌生,到慢慢熟悉適應會所的工作方法與文化,我發覺在向陽真的有好多機會丟給我:

  • 自己帶會員ㄕ到東吳演講;
  • 會員S的衝突事件,雅婷要我擋在最前面(?);
  • 會員Y自殺意念後的討論會,雅婷要我上台主持結尾;
  • 大千確診,讓我自己帶會員H去早餐店職場體驗;

這些機會都讓我在實習中慢慢轉換,從旁觀者漸漸變得像工作者一樣去站在那個位置、站在台上

一開始的幾次的確戰戰兢兢,冒出好多小劇場,後來告訴自己不用太害怕犯錯,逐漸適應了那種突然需要上場的心理狀態,心臟也變得大顆一點了

隨著實習過了三四個月,我的三手欄也開始以「工作者」來反思自己該怎麼做,或許實習就是在這樣的過程讓人轉銜進入職場,事實上我也覺得自己喜歡且適合會所工作


和萬媽督導時談到,我喜歡會所和社區工作的原因之一是,人際的網絡、社群的文化,這分擔了原本我對於精神障礙困境的無力感,自己不再是一個人在面對,也可以和會員一起協作,那樣的氛圍很理想但卻能在會所發生,在社區發生

另一點則是,會員的生命經驗、疾病症狀、幻聽幻想的世界,我們需要保持好奇來不斷瞭解,成為一個學生一般去瞭解當事人的受苦經驗,這正滿足了我身為好奇寶寶,源源不絕的好奇心


期中以來的收穫滿滿,除了「內在透明化」、「做決定即是成為自己」之外,還有好多好多,三手欄也寫了幾萬字。

想特別指出一點是,精障者的社區工作正是需要長期的關係,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有辦法觀察到會員的進步與變化需要耐心、需要敏感、需要臨機應變、需要面對衝突、需要面對挫折,這些面向都讓我們更像個人一般,需要不斷去學習人際關係的議題,成為一個人、成為自己。(不只是會員,也包括工作者)

有人說,精障者的輔具是人際關係,我非常贊同。需要在長期的信任關係下,我們才容易發現精障者的能力與動力,需要穩定健康的關係才會看見症狀背後的「人的模樣」,換言之,需要在穩定健康的關係中,才能好好成為一個人活著

在長期關係的基礎上,我們才有可能鬆動過去那些慣習、業障、創傷、壓力反應,這代表我們需要花不少時間,然而這也是合理的,畢竟我們的工作對象是人,若真的要長出穩定健康的關係,本來就需要花時間心力好好對待、澆灌。這個關係不只是會員與工作者的關係,更是會員與會員、會員與這個社會、會員與自己的關係。


今天好不容易揭曉期中實習的成績,大千(督導)說他覺得我表現很好,給我95分,這也是他給過最高的分數,一般都是從85分起跳。

聽到的時候覺得真的好感動,有一種被大力肯定的感覺。

(重點是我還要負責把我自己的成績拿出寄給學校,有點荒謬😆)

實習真的對我來說是跨出另一大步,朝向助人工作的目標前進。這幾年,我努力以「非本科系」的身份,試圖爬進助人工作領域,靠著閱讀、反思、各種珍貴的經驗與人脈……我覺得自己突破重重關卡,好不容易獲得了某個實質的「證明」,告訴自己也告訴這個世界,自己是足夠好的,也真正開始長出自己的「專業」

過去,我經常焦慮於自己不夠有能力、不夠專業、不夠有實務經驗,難以證明自己的能力。事實上也是如此沒錯,過去雖然有豐富的經驗,瞭解不同議題,但我仍然缺乏實務經驗,缺乏直接服務的經驗。這些焦慮隨著實習緩解,在實務現場也終於有從理論落地的踏實感,這是非常真實的,尤其我也嘗試把自己放到人群裡,與好多人建立關係,某個部分融入到人際網絡中,我有學習到不少,也更接地氣了。

在這過程,其實我很清楚我嚮往什麼價值觀,只是會有些擔心讓我變得猶豫不決,有時也需要等待機會出現,像是敲敲話就是如此。未來,我會希望自己的助人工作專業養成來自會所工作以及敲敲話,相信這些學習能讓我成為我自己心目中的助人工作者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