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助人工作

促進對話的方法:內在透明化

By 文揚 Wen-Yang 12 May 2023
促進對話的方法:內在透明化

這兩天觀察課堂的會談練習,看見兩種不同的會談方式,發現能否進入「對話關係」的關鍵之一就在於「內在透明化」的程度


一、問答模式

⁡ 我觀察到第一種會談方式是「問答模式」,助人者帶著專業的形象,為了釐清並解決案主的問題,會直接以問句現身,案主自然會回答,形成下列的結構: ⁡

  1. 受苦現象
  2. 助人者發問
  3. 當事人回答
  4. 再次發問
  5. 再次回答
  6. 雙方成為對立面

「問答」本身的目的是好的,為了更深入瞭解問題,挖掘出更多的細節。 ⁡

然而,「一問一答」的結構容易讓雙方漸漸形成對立面。助人者在心中有些盤算,但沒有公開,只是像「訪問員」一樣,透過問句來取得自己想知道的。案主則是負責回答問題就好,漸漸變得被動


二、促進對話的方法:內在透明化

⁡ 不同於上述的問答模式,我觀察到另一種會談方式,會優先呈現助人者對於受苦現象的感受、詮釋和理解,核對是否一致,後面再冒出問句,並且助人者願意公開自己「不確定」的部分,這是被允許的。 ⁡ 助人者不確定的部分,經由對方回答而變得清晰。在此,助人者是一位學習者,案主則是教導者。案主對於症狀或受苦現象的資訊較多,能夠為助人者解惑,形成下列的結構: ⁡

  1. 受苦現象
  2. 助人者公開感受與詮釋
  3. 與案主核對理解是否一致
  4. 公開不確定的部分
  5. 案主成為教導者回答
  6. 不確定的部分變得清晰,並成為雙方的共識
  7. 雙方逐漸成為同一陣線 ⁡ 經由上述的過程,助人者不確定的部分能夠確定,並且直接成為雙方的共識。共識增加了,自然就把雙方漸漸拉攏成同一陣線,助人者透過如此的方式踏入案主的世界,合作的夥伴關係才有可能誕生

三、話語是雙方共享的東西

第一種問答模式裡,助人者只以「問句」現身,並沒有自己的感受或詮釋,背後可能受到專業養成的影響,將助人者定位為須保持客觀理性的角色,被期待要「解決問題,因此不能容許不確定。 ⁡

在幾次「一問一答」後,雙方的姿態逐漸定型,提問方與回答方是對立的,也因此容易讓助人者與案主流於事情的釐清而已,忽略情感的表達與同理。 ⁡

第二種模式,經由「內在透明化」的方法,助人者先將自己的感受、詮釋和瞭解公開,並坦承自己的「不確定」,讓案主可以為助人者解答。 ⁡

如同《開放對話·期待對話》裡提到「翻轉教育」,老師能夠透過學生知道自己的限制,因此老師也是學生。對助人者來說,即使案主表面看起來弱勢,但他具備最多關於受苦的知識和資訊,能夠成為老師為助人者解答

於是,這場會談就成為了重要的學習:助人者學習受苦的知識;案主學習如何教導助人者。雙方在學習的對話關係中成為夥伴,站在同一陣線,一起想辦法解決受苦的問題

更深入剖析,助人者作為學生的角色時,他的提問非常重要,問句像是一把鑰匙一樣,能夠開啟不同的對話,召喚出不同的東西,而如同書上所說: ⁡

在對話關係中,話語成為了說話者和其對話者共享共有的東西。兩人的分界、她們的相遇之處成為了重點。」—《開放對話•期待對話》P.158

⁡ 最後,助人者並不總是學生的角色,他與案主的「老師—學生」關係是不斷轉換,很多時候助人者也是老師,他必須具備比案主更多的知識和能力,包括理論和臨床經驗,如此才能成為「可靠的存在」。 ⁡

用一句話來說,借用上次旁聽大千督導的總結:「走在會員前面,走在會員旁邊」。助人者有時走在案主旁邊,有時要走在前面幾步的距離,以這樣的姿態推動助人工作的前進,才能建立一定品質的助人關係


(靈感爆發花一個小時整理完,腦中忽然冒出《開放對話·期待對話》的內容,偉哉開放式對話!)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