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凝視

親密關係暴力的矛盾與複雜困境

By 文揚 Wen-Yang 18 April 2021
親密關係暴力的矛盾與複雜困境

註:上圖為協助調查的「訪員」的焦點團體訪談。我發現真正能深入社區訪談敏感議題的訪員,並非社會系或人類系的學生,而是這些中年婦女,她們不一定修過質性研究,但卻具備很強的訪談&田野能力。

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我有幸擔任潘淑滿老師的研究助理,進行有關臺灣女性遭受親密關係暴力(家暴)的調查研究,其中,最讓我有所啟發的是後來舉辦的焦點團體訪談,邀請受暴當事人/倖存者談論求助的經驗,讓我看見 「親密關係」的矛盾與複雜困境


1.親密關係暴力介於私領域和公領域之間

在家暴發生以前,政府公權力並沒有理由可以介入,唯有當暴力事件發生時才有機會。如潘老師所說,我們沒辦法先找出潛在的施暴者把他們抓起來,否則失業、酗酒的男性都會遭殃。從這個角度來看,就如警察無法事先將潛在的犯罪人抓起來一樣,親密關係暴力難以事先預防,只能增加社會大眾的教育和敏感度,在事情發生時快速形成網絡接住人。

「他跟我說以我們的程序基本上就是你報警了在來說有很明顯的住院受傷,我說難道我要像,如果我今天已經被家暴了我還報警了,我算不算高風險的潛在家庭,那為甚麼社會沒有保護我,難道你要我被打死了,那時候我還有能力打電話求救嗎… .」


2.親密關係的連續性和特殊性

關係具有連續性,我們會考量與每個人的關係而有不同親疏距離,無法輕易一刀兩斷。然而,公權力介入的形式受限於法律非連續的性質,受害者需要比想像中更多的時間處理創傷或傷痕,並同時考量法律介入對自己及孩子的全面影響,一邊修復自己,一邊思考未來,這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某些受害者為了孩子的未來著想,與施暴者保持距離,但她仍須做出「離婚與否」的抉擇,一旦離婚後大多也難以修復「離婚本身對親密關係的傷害」,可以說是關係當中一種不可逆的選擇

婚姻是家庭的起始點。正如天生被賦予為家人的角色無法被輕易消滅,親密關係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完全截斷。關係作為人與人之間深層的連結,無法像繩子一刀兩斷、乾淨利落,即便看似切斷了也會持續深受影響。因此,關係上的傷痛,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心理資源,但現實環境不一定允許,況且現行的心理諮商資源須花費高昂成本,對經濟弱勢者更是遙不可及。(健保給付的六次需要排隊很長一段時間)

從法律觀點來看, 《家庭暴力防治法》 相對於一般的傷害罪屬於特別法,是因為家庭特殊的人際關係和共享生活場域,也才有保護令的制度。由於施暴者並非陌生人而是家人,所以對於暴力行為會有不同的考量,例如更多的同理和包容,這使得親密關係暴力隨著關係的狀態起起伏伏。當保護令或離婚判決介入家庭時,為了保護受害者,公權力會強硬地處理親密關係起伏的狀態,強制結束一段關係,這也對雙方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


3.系統彼此牽動所產生的矛盾

家庭的組成屬於一種小團體的系統,當系統內一人出現問題時,往往影響所有人。受訪者談到「報警與否」的矛盾困境,若報警的話,施暴者會有前科,使得他更難找到工作,間接影響了家庭收入,這也是某些受害者選擇隱忍的原因之一。

「那時候想到他工作關係,因為工作關係,心太軟, 工作關係那再加上如果報案的話他可能就不是良民了 ,他可能以後找工作都會有一些問題,那我就替他想到這兩點,可是後面後續就….我覺得我是錯的…」


4.「家務事」的隱蔽性

由於親密關係暴力在社會上仍存有污名,使得受害者懼於向家人、朋友、同事求助,甚至某些受害人在相對人的限制下缺乏人際關係,身邊連求助的對象都沒有,只有等到出大事時才被發現。矛盾的是,有時遭受暴力的受害者會產生一種自責的傾向,反過來檢討自己是否沒有扮演好性別分工的角色 ,這樣的壓力也成為求助的阻礙之一。

因為你一上來全部大樓大家都知道你被打了,所以這就是為甚麼很多家暴不敢去講,因為社區街坊鄰居問一問自己會有一種壓力,那你也會間接反映到心理面說我這個人妻老婆是不是做得不夠好才會被家暴 ,所以我覺得為甚麼會掙扎,絕大部分剛開始會忍,比較不願意馬上打電話報警,我覺得是有這層面在的,然後也會想說我是不是個失敗的母親,我是不是個失敗的老婆…」


5.舉證的困難

參考國際現行的分類,親密關係暴力包括:精神、肢體、經濟、跟蹤騷擾及性暴力。當長期忍受家暴的受害者下定決心求助時,她還需要準備證據,例如驗傷單、錄音、錄影等,其中有關性暴力的證據更是難以舉證。在證據不夠充分的情況下,若無法順利申請緊急保護令,報案或求助的行為也有可能激怒施暴者,讓受害者處於更危險的處境

「(警察)過來問說:小姐你怎麼證明你家暴。我心裡就開始在想對啊我怎麼證明我被家暴,我怎麼證明,我從來沒被家暴過,我就在想怎麼證明,然後他接下來問的那句話你怎麼證明你被家暴、你先生有說要把你大卸八塊嗎。我心裡想,沒有捏他沒有要把我大卸八塊,可是他說了好幾次要把我殺掉,這樣我算不算不被家暴,那如果我沒有要被大卸八塊,那我又不能報成家暴,我又激怒了我前夫,那我現在怎麼辦….」


6.離家的困難

親密關係暴力的發生破壞了家庭系統的運作,使原本結合的兩人開始疏離,這牽涉到組成家庭的兩人的各項財產和資源。在現今的臺灣社會,家庭的經濟分配和財產權大多握在男性手中,使得女性受害者面臨無處可去或是被脅迫、控制的困境, 即便下定決心離家,在被安置之前甚至必須流浪一段時間或尋求親友的協助。此外,相對於男性,女性通常對孩子有更多的親密和責任感,這讓離家的抉擇更加困難,因為需要考量對孩子的各種影響

我最大的恐懼感是我為甚麼不敢報警我為甚麼不敢離開這個家是因為怕活不下去,因為房子也不是你的,然後因為他現在也沒辦法正常工作嘛,你也不能去激怒他,你也不敢說老公你去找工作,他的心情又整個那個,所以只能放給他爛,只能從網拍上面得到一點點微薄的收入…」

「我第一次做錯的事就是我沒有把孩子帶走,所以24小時內我又回到那一間房子…那個時候才出生兩個月,我都還在餵母奶,因為第一時間…我想大家都是,驚恐、不知所措…」

「其實我是有點經濟基礎,但是基於我們是夫妻共有財產制,所以我的另一半知道我所有網銀所有的密碼,所以我出來要領錢才發現我錢被領光了…」

「我們一方面想說不要讓家裡的人擔心,還有經濟來源,因為那個時候很久沒有接觸工作了,然後那個時候沒有想到… 自己該怎麼走出去? 自己都還沒有想到這些,沒有辦法去想像阿~如果說今天你告訴我說我可以去尋求資源,可是當第一點我會想到說我出去的話我要住哪邊? 我小孩子要住哪邊? 那我經濟來源要怎麼辦? 阿如果說都斷了,我自己又沒有什麼謀生能力,也沒有什麼專長能力,那我要怎麼生活? 所以這樣子斷斷續續地累積起來…」


結語

綜觀來看,親密關係暴力之所以有如此矛盾和複雜的困境,我認為和親密關係本身的連續性有關,正是因為情感無法在短時間切斷,同時千變萬化又充滿矛盾,經常不是「愛恨分明」的狀態,而是糾纏不清。再加上家庭作為父母孩子結合的系統,彼此互相影響,要能夠同時兼顧受害者、孩子、加害者的權益,幾乎是不可能的,加害者甚至有時也宣稱自己是遭受暴力的受害者,讓情況更加複雜

暴力難以根絕

最困難的一點,我認為在於親密關係暴力無法根絕,這和最近討論的 《跟蹤騷擾防治法》 一樣,政府的公權力無法在犯罪發生之前就先將犯罪者逮捕,某個角度說起來,受害的情況必需要「夠嚴重」才能被順利保護。值得思考的是,暴力難以完全根絕,只能透過教育防治,當暴力發生時,「以暴治暴」的作法也會淪為暴力的一種形式,所能做的似乎只有廣傳求助相關的資訊以及關心身旁的親友,讓人能即時被網絡接住

父權社會與毒性教條

親密關係暴力不只涉及關係本身的矛盾和複雜性,同時也受到父權社會文化的影響。在眾多家暴案例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施暴男性的某種普遍樣態:不擅長辨識/表達/調節情緒、不輕易示弱、追求權力和控制感、使用暴力解決問題、使用物質逃避問題等,我覺得這與整個社會的父權文化有很大的關係:男性被教導要成為很有能力、很有擔當、不輕易流淚的「男子漢」,而女性被教導稱成為要「聽話」、遵從各種領導的女性。在這些「毒性教條」之下,男性普遍缺乏辨識/表達/調節情緒的能力,女性則經常被男性的權威掌控,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現行的 《家庭暴力防治法》 雖提供保護令、庇護所等緊急措施應對親密關係暴力,但仍有其限制。政府的公權力若要有效介入就必須是強硬的,那勢必會對關係雙方造成一定的傷害。受害者在遭受暴力的同時,還需要考量自己、家人、小孩、人際關係支持、社會期待、工作和經濟來源等因素,一邊處理生理/心理傷痛,一邊思考未來

《家庭暴力防治法》 已實行二十多年,臺灣的網絡和資源其實算是完整,幾乎人人都知道「113」專線,但是受限於現實狀況和各種考量,要撥出這通電話需要一定的勇氣。在親密關係暴力中,我覺得最大的困境是發現「曾經最愛的人變了」的失落感,一方面自己既是愛伴侶的,但又無法忍受其暴力,導致對求助產生矛盾的感受,讓狀況變得棘手。

從家族治療的觀點來看,親密關係暴力正是家庭系統出現問題的情境,也是需要觀察家庭動力和互動模式的情境。根據循環因果的概念,我們很難在親密關係中評斷誰是最正確/錯誤的,或是誰該負多一點責任,談討這些問題也不太有幫助。我自己的經驗是,仍須回歸到對話和互動中是否照顧到彼此的情緒,那才是日常可以改變、實踐的

最後,親密關係暴力離我們其實並不遙遠,受暴的情形很可能就發生在我們周圍的社區和鄰居的日常家中,無論是貧窮或富有都需要面對親密關係的課題。回歸到最原始人與人的關係,如何付出愛、陪伴、照顧、分手,每一項都需要花時間學習的,並且這是必須親身體驗才能有所成長的「關係教育」


後記

當時在應徵這份研究助理工作時我並沒有想太多,只覺得是一個機會去認識新的議題。殊不知,隨著去年接觸家族治療後產生了興趣,後來很神奇地發現家族治療與親密關係暴力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加上過去對於貧窮議題的認識,我一直覺得自己始終在同一條路上。(無家者、酒駕犯、受暴婦女,這幾個議題都與家庭有關) 。 這篇心得作為工作上的紀錄,同時也勉勵自己更投入親密關係暴力的研究。感謝老闆以及所有參與、願意分享自身經驗的當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