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日常

課程推薦:換位思考與非暴力溝通

By 文揚 Wen-Yang 25 August 2021
課程推薦:換位思考與非暴力溝通

前天終於上完陳亭亘老師為期八週的「換位思考與非暴力溝通課程」,感覺自己與內在自我的距離更加靠近,療癒了不少從小到大因言語暴力帶來的傷口/創傷。這裡說的「言語暴力」並不是親密關係暴力嚴謹的定義,而是更廣泛存在於日常對話情境裡,包括評價、比較、命令、情緒勒索等。這些我們熟悉甚至習以為常的句子,其實隱隱形成了某種創傷,例如:我們容易過度為對方的情緒負責;聽到某些話感覺特別刺耳;難以信任人,容易在對話中將對方視為敵人。種種我們以「個性」或「自我防衛」來合理化的現象,背後正是長期處於言語暴力環境下的結果。 ⁡ ⁡


語言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即便我們沒有在跟人說話,內心也會不停地跟自我對話,這是幫助自己思考、梳理的過程。若長期處於言語暴力的環境並且沒有意識,那麼不只是對外的溝通會碰到困難,對內的自我對話也會漸漸變得暴躁、麻木,因為當我們的耳朵習慣聽見暴力的語言,那麼也會漸漸受到渲染,以同樣的方式對自己和他人說話,導致我們遠離了內心深處的真我。(自我懷疑、難以自我肯定、無法描述自己的經驗、無法以自己為主思考、無法認得自己的情緒跟需求、無法滿足自己的需要等) ⁡ ⁡


言語暴力的傷害只能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療癒,而且要一群人一起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 ⁡

對我來說,非暴力溝通是幫助「找回自己散落的碎片、找回內在連結」的過程,同時也是療癒自己、擁抱自己、善待自己的過程。就如同每個人的依附關係從小就開始成形,並對我們有一輩子的影響,同樣的,情緒的界限、人際的界限也在日常情境中形成一種慣性。換言之,數十年來使用語言的習慣,對我們影響非常深遠,這意味著要有所改變的話會需要時間,並可能是不舒服的過程。 ⁡ ⁡


我很喜歡老師提到「情緒與情緒的原則」,並以日常生活情境為例,說明我們的情緒界限是如何變得模糊,不自主地會為對方情緒負責、過度承擔,這點對我非常有幫助。 ⁡

情緒需要被理解而不是被解決。」

這句話也是我最近經常提醒自己的。生在華人社會中,我們其實不太擅長處理情緒,甚至面對某些情緒會感到害怕、不知所措。這使得我們很容易陷入「問題解決導向」和邏輯思考,試圖快速解決人際關係中的衝突或情緒起伏帶來的影響。然而,「情緒的原則」說明了情緒的特性和運作的原理,掌握原理之後會發現情緒比較近似於一種能量,是流動的、動態變化的,因此若想著要解決、控制場面的話,很容易得到反效果。用比喻來說的話,我覺得情緒像是羽毛一樣,想伸手去抓會飄得更遠,只能靜靜凝視著、等待著,讓情緒在語句的間隙中被連結、穿越。 ⁡ ⁡


非暴力溝通關乎情緒的能力(表達、指認、調節)、語言的能力,雖是以「溝通」為名,但我認為更深層的是「如何與人連結、與自己連結」,也就是連結的能力(這也能呼應創傷知情的概念)。 ⁡

我們每個人生活在社會網絡和人際關係中,必然受到彼此的情緒起伏影響,然而情緒實在過於抽象、缺乏語言談論,我們也不曾被教育過該如何處理情緒,這導致一切都被內化到身體內,成為內隱知識。問題在於,當我們習慣情緒以暴力的方式被呈現、處理,那麼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會漸漸被視為自己個性的一部份,認為是無法改變的人格、根性。 ⁡

令我震驚的是,身為每天看男女版、婚姻版的人,會發現許多以「個性不合」為理由而結束的親密關係,事實上可能會因為非暴力溝通有所不同。先不論溝通的能力優劣,光是探討彼此因言語暴力所帶來的創傷,就能釐清不少「以為是個性」的缺點,並有改變的可能。對我來說,這件事的意義是:親密關係雖然非常困難,但仍然有方法可循,能夠減少不必要的衝突、增加彈性與空間,這都是讓關係保持健康的方法。 ⁡ ⁡


最後,課程中提到「相信你的一切敏感都有理由」讓我感到欣慰。過去曾覺得自己過於敏感而有些困擾,現在反而能將敏感扭轉為一種優勢,像老師所說「把情緒當成線索來找到真實的自己」。(這也能呼應《成為一個人》所說。) ⁡

非暴力溝通不只是在學習溝通能力,我認為更多的是「與人連結、與自我連結」的能力。受到社會化的影響,長期處於言語暴力環境下的我們容易變得麻木,和情緒保持遙遠的距離,正如上述所說,非暴力溝通能幫助我們找回內在的連結、情緒的界限,是擁抱自己也是善待自己的方法之一。 ⁡


課程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julia.chen.792/posts/4603013253043346

[求助] 常有小情緒該怎麼辦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629850490.A.6A0.html

[討論]在感情中是被愛好還是愛人好?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629721408.A.302.html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