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工作的課程進入倒數,今天感受到人真的有許多複雜的動力跟投射可以探索,重點是究竟如何看待一個人的。 老師剛好提到「無條件的愛可以讓小孩茁壯」,並分享一個情境:
大人:「如果洗完澡,就帶你去公園玩,好不好?」
小孩:「不要『如果』啦。」
加了「如果」之後才能滿足的需求,屬於有條件的愛,而小孩對於語言的使用是非常敏感的。
很共時性的是,早上搭車在聽「台灣通勤第一品牌EP248」,台通老闆和家倫正好聊到無條件的愛的重要性。
「你人生中,交流過的人,父母一定是第一個。好的狀況是,他們無條件地幫你背書,說你就是好的。不管怎樣都會好好照顧你。啊可是我不是這樣被對待的人,而且那個人就消失了,因為後來都是有條件的。」
「變成我要被大家喜歡,我一定要有付出,那這個時候就不是有自信啊,我被認同都是換來的。」
「我被認同是因為我成績好、我跑很快、我很會賺錢。但就沒有那個,『我都不需要做任何事情,我也是一個好的人』,對自己沒有這種信任。」
一開始很震驚三個異男聊天的節目竟然也能聊到這麽深刻的話題,覺得用非常直白的對話說明無條件的愛的重要性。
綜合上述兩個分享,我的體悟是:無條件的愛對於童年來說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和全面性的影響。因為無條件的愛代表著不用做到什麼、成為什麼樣子即可以好好存在、自己的存在是被肯定的,也能成為讓自己滿意的存在。
一句話來說,之所以能夠達到「不為而成」的境界是因為背後有愛,而我們可能曾經在小時候獲得無條件的愛的時候就已達到「不為而成」,這也完全呼應到《成為一個人》所說。
當一個人獲得無條件的愛之後,也才更有可能去付出無條件的愛(雖然這本身就是一個條件)。
最後,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自己首先要對自己付出無條件的愛才有可能鬆動那個缺乏無條件的愛的匱乏感,自己就必須要先無條件地愛自己才行。
至於有條件的愛,可以幫助人去成長、畫好界線,那當然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另外一大課題。
越來越覺得從團體課收穫很多,看著老師運用會談、角色扮演、曼陀羅思考法,就覺得老師很游刃有餘地陪伴著人去找出線索,去發現自己投射了什麼,也讓團體成員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成為互相回饋支持的有機體。
我覺得在這之中最印象深刻的是,老師看待人、看待問題的方式,讓一切都回到案主身上,問題的背後常常有很多線索可以梳理跟發現,過程中要如何保持接納本來面目、不要控制的心態,真的是有大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