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日常

為什麼活著如此累人?因為生命的意義被形塑成要做很多事情

By 文揚 Wen-Yang 13 September 2021
為什麼活著如此累人?因為生命的意義被形塑成要做很多事情

「資本主義和新自由主義是數不清的裁刀集合體,也是一台巨大的絞肉機,不斷把一切絞碎、切碎。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人本身,一切都變得零碎。」 ⁡

零碎化的目的是為了管理,管理的背後是控制,控制的背後是他者化。取出meaning的部分,淘汰meaningless的部分,我們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成長。」 ⁡ ⁡

延續上次看見本質的眼睛談到,我們在資本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的環境下學習與成長。「如何拆解事物」、「如何讓效益最大化早已存在我們的身體與潛意識,並在日常生活中重複實踐著。這些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背後,同時藏著「活著為何這麼累人」的原因。 ⁡


生活在零碎化的社會裡,工作以時薪計算、空間以坪數計算,時間與空間都被切得碎碎的,切碎的目的是為了管理和控制,以便達到「利益最大化」的目標。

⁡ 為了讓「利益」能被具體計算、比較,以資本為名的資本主義使用金錢去換算所有事物的價值,是一種標準化、格式化的過程。基本上所有事物,包括情感關係與性需求都能用金錢換算。 ⁡

同時。以資本為名的資本主義社會也隱含了「賺越多錢越好」的基本預設。 ⁡ ⁡


金錢至上的普世價值造成的結果是:社會上對於人生成功的定義容易受限於賺錢的多寡與能力。 ⁡

「你不夠好、不夠努力、不夠有競爭力。」 ⁡

社會競爭力像是一首BPM200的背景音樂,讓人與人之間成為競爭關係,隨著快速的節奏飛奔前進,無論自己是否與真心願意,肢體都跟著擺動起來。 ⁡ 在競爭的關係下,要做的事情總是很多,因為如果自己做不到就很有可能會輸給他人,同時代表著自己不夠努力。 ⁡


究竟要做到多少事情、賺到多少錢才算成功呢?我覺得在資本主義裡的那股慾望是無止盡的

身處在這樣的社會中,我們的身體和潛意識早已被植入「賺錢至上」的意識形態:將時間與空間切碎、將自我認同與身體切碎,切碎的目的是為了管理、控制,為了創造最大的價值,也就是金錢利益。 ⁡

為什麼活著如此累人?因為生命的意義被形塑成要做很多事情

資本主義讓人與人之間成為競爭關係、社會競爭力的音樂無形中鞭策著每個人、對於「成功」的集體想像創造出了無止盡的待辦清單,要做的事情變得越來越多,一旦沒有做到,甚至會有罪惡感、自責感。 ⁡


相反的,「不為而成」的道理所說是”The way to do is to be. “亦即我們並非要埋頭在「做什麼(to do)」而應該往內在凝視自己的存在(to be),如此成為自己、成為一個人。 ⁡

身處在「一切都被切碎」的時代,最重要的是「整合」。以情緒為例,情緒在社會上早已被切碎成情緒單字卡的程度,我們捨棄負面情緒、留下正面情緒。然而,人的經驗與情緒是完整的存在,正視被捨棄的負面情緒並接受它是自己的一部分是重要的功課。 ⁡

修行不是抑壓情緒或道德制約下的行為約束。是覺察mean、接納meaningless、對meaning保持覺知和警戒。」 ⁡

Mean的切線猶如光照一樣,映出亮面與陰暗面。看著兩者貌似相反的存在,實際上要做的事情是消融兩者的差異,將其整合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