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Podcast「慢讀漫談」一系列關於自我空間性、心理學、現象學的討論,真的完全刷新我對空間、依附關係、自我存在的概念。雖然大部分內容並沒有完全瞭解,但聽一群教授討論現象學真的非常療癒。
「嬰兒剛開始是沒有空間感,被媽媽抱過才有空間感的,因為有被抱過,所以他會有地景的概念,因為會把媽媽從背景分離出來,所以會有一個狀態是,媽媽是我想要的東西,但背景是地景,媽媽跟地景變成是第一個空間感。我們對空間的理解,被空間所包、對於空間的認識,其實比主體客體的分裂還要早。」
從EP3開始,翁士恆老師談到嬰兒最初的空間概念,空間的意義其實是區分出重要的物和不重要的背景,這也是依附關係形成的開端。瞭解空間的概念之所以很重要,是因為空間的形成早於主客體的分裂、早於依附關係,而依附關係是所有關係的基礎,也就是說,空間的意義其實關乎親密關係的本質,也關乎我們如何理解自我的存在。
當時聽到這個概念我正好也接觸到正念、道家哲學、佛法等,發現其實可以互相呼應。如果「空間」被理解為區分重要與不重要,那麼我們從出生就開始不斷在做「區分」的動作,我們理解世界的過程也是把事物切碎,透過區分出有意義、無意義的部分來理解。
而正念或冥想對我來說是相反於切碎的「整合」過程,把事物還原成切碎之前的狀態,因為切碎事物時可能會連帶失去交互作用的部分,產生一些盲點。在進行正念或冥想的時候,我發現最好要處在閉上眼睛的狀態,這或許是因為大腦的運作方式是「切碎、歸納、理解」,而「整合」需要暫時降低大腦的「切碎」功能才能順利進行,這麼說來,正念或冥想時倚靠的或許不是大腦,而是靠近意識端的某種心靈器官?
EP10當中,李維倫老師研究「氣」的身體經驗發現:「氣的經驗是身體端對於空間變化之知覺經驗的顯現。當我們知覺到空間是有質感、有性質的,當我們開始把空間當作知覺對象時,而不是物時,你的身體這邊會有一些狀態出現,在我的研究裡,氣的經驗是這樣來的。」並且引用莊子所說「聽之以耳、聽之以心、聽之以氣」,說明「氣」也是一種知覺過程。
很有趣的是,EP10後來從幾個特別的知覺障礙者的經驗說明除了知覺之外還有空間覺,人類感知世界的方式並沒有那麼簡單。像是有一種人被稱為「Blindsight」,雖然有視覺障礙,但卻能夠感知到身邊的運動,順利避開障礙物。這樣靠視覺以外的方式感知事物看起來很像超能力,不過連結到李維倫老師談「氣」的身體經驗或空間覺的部分,會發現其實身體本身對於空間是很敏感的,我們的存在也是,只是大多時候可能沒有覺察到。呼應前面所說,正念和冥想時都需要閉上眼睛,或許身體感、空間感必須要在閉眼的狀態下才能真正發揮效果。
關於身體感,讓我想到在打排球的時候非常需要靠身體去記憶,用身體去學習,久了之後甚至可以在不靠視覺的狀況下直接感知排球場的邊線在哪裡。這也讓我想到之前有個影片是邀請籃球選手蒙眼投藍,他們也真的能夠投進。這些都說明了身體的經驗可以透過長時間的學習與空間連結在一起,有所謂的「身體感覺」的存在。
「心理學雖然有關於空間知覺不錯的累積,可是沒有注意到說空間知覺跟我們的存在狀態有關。簡單來說,我們有兩種空間知覺構成我們生活的空間,最常用的比擬是,比如說我們現在開車,其實需要運用到兩種空間讓你可以開車到目的地,一個是在開車當下,周圍車子、障礙物、行人,要以自己為中心去估量跟其他事物的距離跟速度,可以想像是一個向量空間一樣,平面的。另外一個空間像GPS,像導航空間、指向空間,要開到哪裡、哪一條路,所以我們的空間是有這兩種空間知覺構成。」
關於空間,李維倫老師提到我們的空間感其實由兩種空間知覺構成,以開車為例,一種空間知覺是需要計算自身周圍的距離跟速度,屬於向量性的空間;另一種空間知覺則近似於GPS地圖,屬於指向性的。(龔卓軍老師回應在知覺現象學是分為position跟situation)
「如果一個GPS空間好像有一個你必須離開自己的眼睛來看自己的位置,看自己的situation,你要離開自己的眼睛,那個一定要有另外一個人的眼睛。小孩要知道這件事情,從另外一個人的眼睛才能看到我是什麼樣子,那個空間才會出現。所以另外一個人的觀看已經滲透到他的空間裡。」
在彭榮邦老師的討論下,空間的話題從自我存在又拉回到社會性的關係、主客體。從李維倫老師的回應可以發現,空間知覺已經內建了一種他人的凝視,自我也就在這樣的凝視下誕生。所以,自我從來不是關乎自己而已,在自我意識形成的過程中,他人的凝視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翁士恆老師以創傷孩童的經驗說明,當他和孩子工作時,一旦在團體室開始出現「規則」,那麼孩子就會感到不安。從空間的角度來看,創傷狀態或許可以被理解為「害怕區分」的混濁狀態,由於創傷的影響,空間感、關係的形成受到阻礙,無法區分出重要/不重要、有意義/無意義,缺乏明確的界線,也因此無法好好形成穩定的關係。這樣的創傷可以追溯到孩童沒有受到父母穩定的照顧,在缺乏穩定的依附關係下,也缺乏穩定的「他人的凝視」,因此形成創傷。
慢讀漫談這個Podcast真的帶給我蠻多新的認知,關於空間、關係和自我存在,現在都有更深一層的瞭解。空間真的並不像我們想的那麼簡單,更多時候是類似於「情境」的概念與每個人的身體在相互作用,我覺得空間可以理解成身體與環境的互動所形成。
而我們身體的存在也不簡單,當知道Blindsight的障礙者能夠在缺乏視覺的情況下感知空間,那代表著我們並不只有五感,並且五感更偏向是被整合在一起的,換言之,我們是綜合所有感官,用整個身體在經驗和存在著。
最後,空間並不像我們所想的只是物理空間、硬空間,更多的是不同情緒變化下營造出的情境或氣氛,那也是一種空間。從這個角度來說,不難理解音樂為何如此吸引人,藉由聲波的震動,我們不只是在用耳朵聆聽音樂,而是整個身體都受到音樂的頻率震動。在此時,音樂即創造出了空間,我們的身體也受其影響,心臟的跳動、胸腔的一呼一吸,全身的細胞都在空間中震動著。(參加過音樂祭就知道那種感覺)
延伸下去,「聆聽與對話」並不只是單純一來一往的拋接過程,聆聽可以是積極的聆聽,除了話語之外,身體與身體之間也能夠相互共鳴,達到所謂的「聽之以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