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日常

反省個體化

By 文揚 Wen-Yang 01 May 2022
反省個體化

好好重新思考&反省個體化和「關係」這件事,才發現自己仍然會有盲點,可能來自過去的習慣、依附、創傷或投射。

包說:「痛苦來自投射。」 ⁡

人總是不斷在投射,受到重要他人的期待影響,我們都想成為更完美的自己,也想成為對方心中更完美的自己。在關係當中,兩人份的投射和期待容易混淆自我的界線,「成為自己」和個體化的概念開始變得模糊。(反個體化?) ⁡

我一直覺得,個體化就像是在紙上拓印出名為「自己」的形狀,用外界任何事情來拓,塗得越用力,線條越清晰。那意味著自己帶著一顆批判的心,把外界不斷他者化,畫出完整的自己

然而,這麼做的同時也畫出了界線,製造某種隔閡。深入凝視那個隔閡,自己的創傷大概就在其中,被視為怪的屬性也好,又或者是疼痛而來的僵硬與疤痕,那都顯示出自己「逃避自由」的一面。(近期也發現自己具有那樣的屬性) ⁡ ⁡


或許是常常抓著「個體化」三個字不放,偏離了原本的意思。「成為自己」其實沒有我想的那麼複雜,有時候僅僅是放手去感受而已。

⁡ 草世說:「我們每個人的確本自具足,但為何還會有所煩惱&痛苦?跟累積而來的習性有關。所要做的就只是恢復而已,『修』是改掉原本不屬於的東西。」

成為自己,應該也就是恢復成本來的自己、本來的面目吧


回到關係的課題,個體化要小心別落入自我隔閡的陷阱,但這並不代表界線不重要,問題會回到雙方溝通能力的好壞,因為界線常常是在溝通當中變得清晰。 ⁡

「不要拿別人的議題來傷害自己啦。」

⁡ 包去年跟我講的那些話依然統統受用,實在有點諷刺又有點好笑。當對方不一定有能力溝通的時候,顯然是要選擇先善待自己再說。 ⁡ ⁡


最後想感嘆,榮格的陰影和個體化概念很好用,但陷入其中就出現盲點了。陰影的限制是,有時候容易讓人消極面對自己需要鬆動的部分;個體化則要小心變得自我中心,人我有別。 ⁡

腦中吸收了各種知識,非常需要保持距離的能力,按照不同時機召喚適合的東西來幫助自己。 ⁡

很神奇的是,近期出現的不同煩惱都能由同一個答案解惑,再次覺得有所成長。關係的課題是自己的課題,也是成為助人者的課題。 ⁡


感謝身邊的人們可以容納我的大哉問,就算是過去曾說過的某句話都可能浮現出來提醒自己。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