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日常

凝視與穿越:從正念、道家哲學到個體化

By 文揚 Wen-Yang 28 August 2021
凝視與穿越:從正念、道家哲學到個體化

搭配服用

最近在一段奇妙的緣分下,從Clubhouse人類圖解說,意外地接著聽到有關正念、道家哲學、心理學的內容,幾個過去曾接觸但不完全瞭解的概念巧妙地串連起來。奠基在過去的信仰經驗上,關於生命、佛學、禪,也一併在這之中靠攏、交織在一起

當這一門又一門深厚的知識、哲學彼此連結,它所指出的方向既明確又根本,雖然尚未能用文字語言表達,但那就像是兩輪的腳踏車升級成三輪車,不再需要汲汲營營地不停踩踏來平衡、前進,而是有更深邃的底蘊支撐著

以下盡力整理我的收穫:


從線性因果到循環因果

《道德經》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相較於我們一般對於人生的線性發展觀,在道家哲學的思想原型則是一個圓,也就是循環的概念。為什麼我能那麼快接受呢?因為家族治療中也正存在「循環因果」的概念,說明人際關係內的個體會被彼此的交互作用不斷影響。這樣的概念下,若我們試圖在人際關係的爭吵中找出誰是罪魁禍首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爭吵是循環、環環相扣的,因此雙方既是對的,也是錯的

家族治療在看待人際關係時,最重要的概念是:系統觀,意指家庭內的成員都會彼此影響,牽一髮而動全身。有別於傳統科學方法是以「切割大問題,個別解決小問題」,家族治療重視個體間的交互作用,強調要將整個系統一起處理,讓系統內的所有人一起平衡,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家族治療如此反對「將大問題切割成小問題來解決」的精神,正好與道家哲學能有所呼應。 ⁡


追尋意義感

一直以來我很明確在追尋意義感meaning),時常檢視自己在什麼狀態下會感受到意義感,目前的答案是在助人領域、社福領域、觀看電影、閱讀書籍、用文字梳理自己的時刻。而最近學習到的正念和道家哲學正好也提到「mean」,勉強將其譯作「意圖性」來看,在追尋意義感的同時,世界被我不斷地區分為「有意義」和「無意義」兩部分,推砌的結果是,萬物將變得零碎。(資本主義社會正也是如此將人、將時間零碎化

《道德經》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以老子的哲學思想為依歸,正念所指引的方向正是零碎的相反:整合。也就是從「萬物」的方向往回尋找那個「道」。這裡額外讓我聯想到《約翰福音》的「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會不會兩者的「道」是一樣的呢? ⁡


語言是解構再建構的過程,靈性是相反於邏輯思考的方式

延續上一點,語言是理解和思想不可或缺的能力,然而無論是口語或文字都是以自身邏輯把萬物切碎、轉化、解構再建構的過程,這是使用「邏輯」思考的特性,也是語言作為一種標準化歷程的特性。相反的,靈性的重點不在於文字語言,因為大多數的道理都「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我相信更深處的奧秘是無法用任何一句話表達的


空間的概念是分離出背景

⁡ 如同潛水進入深海之中,我不斷追尋著意義感往深處游,此處可以接著談的概念是「空間」。Pocast節目《慢讀慢談》EP3「在心理與地理的交界:漫談存在的空間性」,翁士恆老師提到Winnicott的理論: ⁡

嬰兒一剛開始其實是沒有空間感,是被媽媽抱過才有空間感的。因為有被抱過,所以他會開始有地景(landscape)的概念,因為會把媽媽從背景分離出來,所以會有一個狀態是,媽媽是我想要的東西,但背景是地景,媽媽跟地景變成孩子的第一個空間感。」 ⁡

我們對於空間的認識比主體客體分裂還要早,最早其實是把媽媽跟背景分離開來,不管是在意識、視覺、觸覺都是。」

⁡ 我認為Winnicott的理論指出了兩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空間的概念是分離出背景組成,空間的意義在於把重要和不重要區分出來,因為有了區分才有了空間,若沒有區分就沒有空間概念

二、我們從出生那刻開始即不斷地在區分、切碎事物,這也是我們理解世界、消化和思考的方式


對話關係

關於將「mean」視為一種意圖性、區分的意識形態,我還想到存在主義哲學家Martin Buber所追求的對話關係。

「Martin Buber在他討論關係的一篇長論文中強調:只有承認他者為另一個我的『我—你』關係才會成為對話關係的基礎。具有目的或利用意圖的『我—它』關係只會物化他者。」—《開放對話・期待對話》P.164

簡言之,Martin Buber認為對話關係的關鍵在於承認他者的存在,將他者視為跟自己一樣的存在、尊重其他異性,唯有如此才能雙方才能達到對話關係,而非「獨白」。若在此將「mean」作為一種區分他者的分割線,那麼唯有當線消失時,才能達到對話關係,彼此是一體的,不再區分你我

《道德經》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另外,上述的概念也能與老子所說的「天地不仁、聖人不仁」呼應,也就是「天地不偏愛、聖人不偏愛」。延伸聯想下去,存在主義哲學家Yalom在《凝視太陽》也曾說過:「對我來說,無常就像背景裡的一首永不停息的樂章,你鮮少留意到它的存在,直到發生某件驚人的事,你才會赫然察覺。」我相信這裡所說的無常、天地不偏愛,都能連結在一起,指向同一個方向


個體化的合成運動

根據《英雄之旅:個體化原則概論》所說,榮格的個體化運動分為兩個部分,如同鍊金術的分解與合成,分解的部分大致上而言是將客體認同(雜質)分離出來,(閱讀《成為一個人》能有不少幫助),而合成的運動則與潛意識有關, 一直是我不太懂的。

然而,現在有了正念和道家哲學,可以把「mean」的意圖更詮釋為「意識/意識形態」,我們所要追求的「道」與「本真」則存在於潛意識/無意識,用潛意識的角度去理解個體化的合成運動

為了使個體性完整展現,就必須同化無意識的內容(assimilation of unconscious contents)。為達此目的,自我必須要放棄對意識內容的控制,選擇一個無法全權掌控的歷程:『對無意識內容的同化…帶來一種情況,即意識層面的意圖被排除在外,取而代之的是看似非理性的發展歷程。這種歷程本身就意味著個體化,它的產物是個體性…它既是特殊的,也是普世的。』這種放棄控制而投向非理性歷程的行動,正是個體化途徑的下一個主要步驟。」—《英雄之旅》

凡有意識,就會有意圖;凡有意識,就會區分。」我想這是我最後體悟到的道理。如同書中所說,必須要放棄控制、放開意識而投向非理性的歷程,這是同化無意識的作法,也是正念、老子所追求的共同方向


結語:凝視與穿越:跳脫時間與空間概念即是永恆

「人不會埋怨水濕,也不會埋怨石頭硬……正如小孩子張開無邪又無批判性的大眼睛,看這個世界時,他只注意到、觀察到世界的本來面貌,而根本不去和它爭辯,或命令它變成別的東西,同樣的,自我實現者也是這樣看待他自己以及別人的本性。」—《成為一個人》P.204

凡有意識就會有意圖,就會有mean,空間也是mean分離背景的結果。總的來說,綜合正念、道家哲學、存在主義、榮格個體化、成為一個人、禪學、佛學等,它們合在一起揭示了根本的道理,也是一切的原理:關於時間與空間

時間是線性概念,不斷遞減的歷程,至少我們目前無法逆轉時間或回到過去。如同前面所提,「道」是循環、是圓的概念,唯有跳脫時間、跳脫線性因果才可能接近「道」的位置。空間的意義也如上面所提,是一種區分、分離的意識形態,若沒有區分的意識、意圖,則空間將也不存在了。當時間與空間都被超越,那即是永恆

我很喜歡分享者用「凝視」和「穿越」去形容內在凝觀、正念的動作。過去談到「情緒」這類抽象的事物時,我大多用「陪伴」去形容,但我發現「凝視與穿越的確有更深邃的意義和意象,能幫助我們去感知。 ⁡

《道德經》十六章:「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回到自己身上,人生的目的究竟是要行善?行義?受苦?那或許都是其中一部份,在穿越最根本的道理之後,意義(meaning)就不再有意義了,那將會是老子所說:「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這句話也被Rogers引用在《成為一個人》) ⁡


心得

記得幾個月前才默默許願說想要瞭解人類圖和易經,沒想到就在完全意想不到的機緣下開啟,緣分實在太奇妙了,還不知道該怎麼理解,有人說緣分是一種能量,榮格則會說是集體潛意識的連結。

雖然花了好幾天的時間才勉強能把我的收穫用文字消化,當然還有更多需要靠冥想和正念去穿越的部分,但光是整理的過程就已經有更多體悟了。我也找到自己還欠缺的部分:過去我習慣用文字的方式梳理自己、梳理經驗,未來正好能練習以另一種方式實踐,也就是以凝視和穿越作為自己存在的方式。 ⁡

無論是過去的信仰經驗或曾經閱讀過的心理學(存在主義、個體化、成為一個人),在碰到正念和道家哲學之後竟然意外地產生共鳴。過去經驗所堆砌到一半的樓梯,突然又可以繼續往上走了,高處不再是搆不到的模糊、迷惘,而是漸漸有了形體。 ⁡

個體化的運動將邁向下個階段,非暴力溝通和《成為一個人》幫助我找回自己的碎片與內在連結,第二階段的個體化將會是另一個世界。我想,剩下的答案都藏在正念、禪學、佛學之中吧

(全程聽著藥師寺寛邦的冥想音樂整理完這篇文章,快要有被超渡的感覺了)


延伸閱讀

  1. 看見本質的眼睛

  2. 《成為一個人》的再理解:不為而成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