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待續的個體化歷程在最近有了新的體悟:我發現網路社群容易帶來充滿同質性的訊息和意識,個人的聲音和個體性在演算法中漸漸消失,只留下所謂主流的資訊和意識。
前陣子適逢奧運季節,經常會在社群軟體看見奧運的文章和祝賀,然而我發現大多數的內容都很雷同,讓人感受到一股龐大的集體意識正佔滿整個網路,奧運以外的論述變少了,關於個人的敘事和聲音也變少了。奧運的勝利雖然值得慶祝,卻好像哪裡怪怪的:所有人訴說同樣的話、發表同樣的圖片,甚至有一種隱性的壓力,彷彿沒有發表同樣的內容會被認為不愛國。(嚴重者如小粉紅)
這讓我回想起國中時的網路環境完全不是這樣,當時的臉書是抒發日常生活的平台,充滿各式各樣的心情、求助、廢文、打卡等,是個體性和異質性豐沛的空間。不知從何時開始,網路社群形成集體的力量,讚數和網路聲量成為評判文章或圖片是否有價值的標準,到最後,在現今的網路環境和結構裡,演算法總是會讓你看見最熱門的內容,並在你觸擊後引導你進入主流的集體意識之中。
「人格面具其實是『集體心靈的片段』(segment of the collective psyche),但它會模仿個體性(individuality)。因此,如果沒有意識到這是「面具」的話,它的存在就可能變成個體化隱微的敵人:『人類有種模仿的心理能力,雖然它對集體的目的有最大的效用,但對個體化來說卻最具破壞性。』」
隨著資訊的發達與透明化,我們與彼此間的距離其實非常靠近,可以輕易窺見他人在網路上分享的內容,並在心中默默評斷好壞,也就是網路人格的呈現。長期下來,由於人有模仿的特性,每個人為了得到「好」的評價、為了獲得網路聲量,群體當中也產生隱形的價值觀與壓力,或稱為「心中的一把尺」,影響每個人決定要在網路社群發表什麼內容。最後,集體化的結果導致網路社群言論走向高度同質性。
與此相關的是,我意外發現蛋堡的「任性的人」理念是要擺脫社會框架,他也和女兒說:「你自己做的事情越多,自己就會變得更自由。」我想這句話很貼切地詮釋了人從集體走向個體化的歷程。
「海德格說,人是邁向死亡的存有。每個人都是被拋擲到這個具有社會意義的網絡裡,如果不真誠面對自己,則會陷落,過著人云亦云的生活。」
只要處於社會或群體中,集體化的浪潮無所不在,我們很容易被沖走,成為社會價值觀期待的樣子而失去了個體性。 過去,個人的意識形態像是遍滿大地的涓涓溪流,少數人是寬廣的河川;網路時代的社群則讓溪流集中成為大河,溪流消失了,一旦被大河稀釋,就是失去了自己。 身處在社會網絡中,逃避自己、不做自己想做的事、懶惰而一味模仿他人都是不負責任的。在個體化的路上,尤其在網路時代,自己的意識和個體性是珍貴無比的存在,當個任性的人也能算是善待自己,允許自己成為自己,是抵抗集體洪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