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日常

《成為一個人》的再理解:不為而成

By 文揚 Wen-Yang 02 September 2021
《成為一個人》的再理解:不為而成

延續〈凝視與穿越〉、〈看見本質的眼睛〉,反思的目光回到《成為一個人》。Rogers在書中提到《道德經》的不為而成The way to do is to be.),其實可以作為諮商心理學與道家哲學的重要橋樑,我們可以透過Rogers的思想來把兩者連結、互相對照,探討心理學和助人工作的意義究竟為何。 ⁡


心理學是一門社會控制學?

⁡ 網友P曾表示,對他來說,心理學只是一門社會控制學,想要找到控制別人、讓人變「正常」的方法。 ⁡ 這樣的說法引起我蠻大的同感,因為我也曾這樣想過:從Freud到行為主義,到現在琳瑯滿目的諮商技巧,這些心理學知識和方法,似乎都指向要讓人「變正常」的基本目標,更精確地說,其預設了人要從「不正常」轉變為「正常」。 ⁡

以諮商心理學為例,過去到現在發展了各種諮商技巧,來幫助人盡快從心理困擾中恢復,回到所謂的正常,而且越快越好(教科書都強調效率的重要)。「正常」背後隱含的是:人要成為具有社會生產力、勞動價值的個體。這除了涉及萬惡的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之外,我們可以反思諮商心理學作為一門助人工作學科,其意識形態、論述為何?它到底傳達了什麼樣的意義?


助人工作作為一種控制?

⁡ 相較於一般知識量豐沛的諮商學派,Rogers的論述很簡單,他跳脫所有複雜的心理學知識、方法,回歸到最簡單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歸納出數個助人工作者可以實踐的原則。仔細閱讀《成為一個人》的內容,會發現Rogers談論的並非高超的諮商技術、公式或模型,而是關於接納自身體驗、接納他人、保持自身透明、同理心、無條件關愛、真誠一致、成為自己等基本人格實踐,聚焦在助人者本身該如何保持好的狀態,讓關係帶來幫助性和成長性。 ⁡

若要用「治療法」或「諮商技巧」來指稱Rogers的論述,實在有點牽強,它更是Rogers的人生觀以及對人的信念。之所以會如此認為是因為,《成為一個人》的書名為「On Becoming A Person」,他使用「Person」而非「Helper(助人者)」命名。這可以說明,學習助人概念只是《成為一個人》的一小部分,更大的意義是Rogers藉由擔任治療師的過程,發現人的特性、關係的特性,分享自己實踐了何種信念創造出具有成長性的關係

回到前面提到「心理學是否只是一門社會控制學」的問題,Rogers的論述正好能有效回應,原因在於他的助人哲學重點並非要去控制或改變個案,而是提供具有成長性的關係,鼓勵其接納自己的體厭並成為自己,這也是Rogers本人的生命實踐和人生觀。 ⁡ ⁡

我們固然有可能向一個人說明他自己,為他製作來日生活的處方讓他向前走去,或在知識上訓練他,使他能知道更令人滿意的生活方式。但在我的經驗中,這些方法都徒勞無功。充其量,這些方法所能完成的只是一些暫時性的改變,過不了多久,效果消失了,留下的是一個更相信自己有所不足的人由於利用智性的工作取向一再失敗,終於逼得我去尋找、辨認出:變化之所以發生乃是透過關係(relationship)之中的體驗。」《成為一個人》P.36

⁡ 在我一開始理解Rogers的助人哲學時有一種矛盾感:從表面上來看,助人者就是在改變個案、讓個案變好,Rogers卻要助人者不使用智性的(intellectual)工作取向,他認為知識的訓練只能帶來暫時性的改變。(弔詭的是,諮商師的養成充滿知識的訓練。) ⁡

更明確指出Rogers帶給我的矛盾在於:當你越想去幫助對方,越想幫忙解決問題,就越容易想控制對方、改變對方,而離開當事人的此時此刻(here and now)。記得柏瑋也曾提醒過,在對話時千萬別想要控制和改變對方,連任何一絲念頭都最好不要有,因為一旦想要替對方解決問題,那就離開了此時此刻。(這可以用Martin Buber的對話意圖性更多理解,也能夠呼應〈凝視與穿越〉提到的「mean圖」) ⁡ ⁡

既要幫助對方、改變對方,卻又不能帶著控制對方的想法,那助人者是什麼樣的存在?究竟該準備的是什麼?


矛盾之處:不為而成的境界

⁡ 對Rogers來說,助人工作不只是工作,更是修練自身內心如何接納自己、接納他人、成為自己的歷程,因此最重要的並不是工作技能、效率,而是助人者內心的態度和品質。這樣的結論與教科書相同,卻有不同的脈絡和意義。 ⁡

究竟心理學的知識在心理諮商的意義為何?」 ⁡

我可以大膽地說,在某些情況下,就算不修習任何心理學知識也能夠好好陪伴人,達到與專業助人工作者同樣的效果。要舉出這樣的例子並不困難,我身邊也有不少人認為心理諮商對自己的效果不大,反而找朋友聊天比較有用。於此觀點,並非要反對心理諮商的存在和價值,而是反思心理諮商所謂的「專業」,背後承載著什麼樣的論述和意識形態?從研究所到實習,整個制度究竟提供什麼樣的訓練來養成一位心理師?其與當代社會的心理困擾的關聯又為何

思索這些問題讓我抽離所有知識去重新思考助人者的意義,而我認為Rogers的論述看似單薄,卻已道盡一切。 ⁡

若要將Rogers的哲學思想濃縮為一句話,「成為一個人(On Becoming a Person)」是很棒的縮寫;更提升一個層次的話,我覺得那會是Rogers曾提到的「不為而成(The way to do is to be.)」其原文也就是《道德經》所說: ⁡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

從Rogers的思想哲學來看,他拋棄了**智性(intellectual)**的工作取向,認為知識的訓練只能帶來暫時性的改變,因此他選擇讓自己保持透明,接納他人、接納自己,以此來成為自己、成為一個人。這不只是助人哲學,更根本的是Rogers認為身而為人「存在」的方式。因此不為而成的「成」,對Rogers來說,可以簡單理解為成為一個人的「成」。 ⁡

回到上述的所有問題和矛盾,我認為Rogers並不希望我們用心理學知識推疊起助人工作者的身份和專業,或試圖想用任何理論為當事人「解決」問題,因為那都可能會回到智性(intellectual)的工作取向,Rogers所訴諸的僅僅只是成為自己、保持透明而已。 ⁡

那麼,一切的問題指向「不為而成」的道理究竟是什麼?


人是整合的存在,知識是切碎和分解的語言

雖然每個人對「不為而成」有各自的理解,但我體會到背後的秘密是:人是整合、完整、連續性的存在,而知識是切碎、分解的語言。 ⁡

我們一直以來擅長用大腦的邏輯思考去理解知識、學習知識,這是我們成長的方式之一。然而,仔細觀察會發現我們不斷地在切碎、分解事物,將萬物經由文字語言歸納、轉化、分門別類成為知識。這樣的作法本身沒有太大問題,只是當我們用這樣的方式去學習與人相關的情緒和人際關係時,容易產生某種斷裂。 ⁡

知識受限於使用文字語言表達,是一種不連續的存在。由文字、字詞、語句組成的語言之中充滿「空隙」,所謂的空隙可以理解為:當我們使用文字語言表達時,勢必無法完整表達內心的想法,需要經過自身文字語言的邏輯重組才能表達,過程中必然會有折損。再者,每個人對於字詞的理解和詮釋會隨著個人的經驗而有所差別,不同文化之間也可能發生語言無法表達的狀況(例如孝順的英文)。隨著空隙的堆砌,知識與真實(reality)可能距離越來越遠甚至斷裂,這種情況特別容易發生在心理學。 ⁡

相較於知識和文字語言的不連續,人是整合的、一體的,人的經驗和情緒都是如球體一般完整的存在,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因此,當我們用不連續的知識和文字語言去表達連續的心理狀態時,容易變得言不達意、斷裂。例如:情緒詞彙表雖然提供大量詞彙讓我們表達情緒,但若要描述情緒之間的轉變過程仍會有些困難,詞與詞之間存有空隙/空白。文字語言的轉譯就像是程式語言的編碼(coding),當我們把完整的人分割成數不清的編碼時,結果會是像機器人一樣生硬、不協調。 ⁡

從這個角度來說,心理學知識將人的心理切割、分解成細小的片段和專有名詞,這樣的過程雖然幫助我們去理解和學習,但就如上面所說,其限制是無法完整表達、呈現人的心理狀態,勢必會存有空隙/空白,這背後的意涵是:我們無法透過心理學知識完整、完全瞭解人。如此殘酷的事實,我相信就是Rogers拋棄智性的工作取向的原因,他因此回歸到最簡單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relationship),聚焦在關係的品質和人格養成,而非用更多的知識或理論將完整的人切碎。 ⁡


人的心理更適合用隱喻和藝術表達

⁡ 既然文字語言有其限制,那麼該用何種方式表達人的心理比較適合呢?我認為是隱喻和藝術。雖然隱喻也屬於藝術的範疇(例如某些意象畫),但特別想提出來是因為,在文字語言的世界裡,譬喻/隱喻的修辭技巧允許我們談論抽象的事物,諸如顏色、聲音、情緒,若缺少譬喻的修辭,則會在表達上受到很大的限制。藝術方面則更不用說,無論是音樂、圖畫、影像、聲音、肢體等,各種創造性的表達都讓人可以被更立體地呈現。(補充:詩也是) ⁡

人始終是完整的、連續的、不可分割的存在。當我們試圖用知識或文字語言表達人的經驗或心理狀態時,其不連續的性質容易讓發生不銜接、斷裂或是距離真實越來越遠的情形。 ⁡


不為而成:The way to do is to be.

回到不為而成,到底為什麼能夠不為而成?從中文字義來看,不為而成是指:不需要去做(to do),而能夠達成、成為(to be)。輔以Rogers的詮釋為:“The way to do is to be.”。 ⁡

我的體會是:之所以不需要去做什麼(to do),是因為追求外在事物會有限制,就如知識和文字語言的例子一樣,也像Rogers所說,智性的工作取向或知識的訓練無法帶來真正的改變。無論我們鑽研多少心理學知識,終究只是在用各種不同方法切割人的心理,但是人的存在始終無法被完整呈現。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死命抓著心理學知識,那就會讓人的經驗、情緒、關係片面化、破碎化,把完整的人的剪裁進心理學理論去理解。 ⁡

不為而成的道理在於:並不是要我們去做多麼偉大的事、創造多少成就,而是從外在的追求轉向內在,從不斷切碎、分解外在事物轉向內在整合,回到完整的人的存在。如果說所有知識和文字語言都在進行切碎、分解的動作,那麼所要做的是暫時拋開一切並去整合它,這也是我目前在練習的。整合的過程勢必要跳脫文字語言的方式,不管是正念、冥想或藝術創作,我覺得都是在把碎片重新接回一體的方式。對我來說,我很喜歡用「凝視與穿越」去指稱這個過程。 ⁡


結語:從兩輪腳踏車到三輪車

⁡ 回頭檢視整篇文章的思考脈絡,我已經盡力用文字的方式整理「不為而成」的理解和體會。雖然仍有不少抽象的部分,但我最主要的目的是反省自己。 ⁡

過去,我總是想學習很多知識,深怕自己無知而落後他人,像是兩輪腳踏車一般,為了不失去平衡和速度不斷踩踏、前進,變得戰戰兢兢甚至焦慮。 ⁡

然而,當我體會到正念、禪修、不為而成的道理時,瞬間有股安心感和踏實感,焦慮的背景音樂漸漸消失。我深刻了解到,不用焦急於一定要做些什麼、沒做到什麼而感到不足或落後於人。就像發現兩輪腳踏車其實一直有第三顆輪子支撐著,不必那麼戰戰兢兢,凝視與穿越的方法是我體會到另一種存在的方式。 ⁡

當體會到知識並不是唯一一種理解世界的方式時,選擇的空間變大許多,視野也能從平視提升到俯瞰。因為會知道這些都不是唯一,而是其中之一,所以可以單單看著、凝視之,不用一定要做什麼、模仿它或命令它變成什麼。 ⁡

三輪車意象所代表的是,不再需要汲汲營營地踩踏也能保持平衡和速度,我想這也就是「不為而成」的意思。 ⁡


心得

⁡ 原本只是想撰寫心得,卻不知不覺寫了一大篇。

記得上週第一次接觸到「mean圖」時,當下雖然興奮卻又沒有安全感,彷彿自己跟世界的關係改變了,發生什麼事都有可能。整理到目前為止,我體會到:原來實踐的終點是「不為而成」,一切都包括在裡面了。無論是宗教信仰的行善、行義、修造個性、原諒他人、悔改自己、휴거、都是對的,但都只是一部分更根本的事情在於凝視與穿越的力量,也就是回到自己身上,正念、冥想、整合的力量。 ⁡

對我來說,知識仍然有重要的價值,但只是第一階段而已。如同榮格用鍊金術去談個體化歷程,我現在的練習首先是分解的運動,也就是透過知識方法將萬物編碼成可以理解的文字語言;第二階段則是整合、合體的運動,將知識分解的過程往回推,朝向整合方向前進。


延伸閱讀

  1. 凝視與穿越:從正念、道家哲學到個體化

  2. 看見本質的眼睛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