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日常

一位好的父親是如何養成的?

By 文揚 Wen-Yang 21 October 2022
一位好的父親是如何養成的?

最近的團體課收穫良多,體驗到廖清碧老師的犀利和智慧,常常用一針見血的問句引導出更有深度的團體動力。 ⁡

這兩天在聽同學們的家系圖分析,都恰巧提到了父親角色的影響。當父親缺席時,有人因此在做決定判斷時會卡卡的;也有人因為父親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於是向外尋求父親原型,在基督教信仰找到某種依歸。(讓我想到榮格所說,父神也是父親形象的投射。) ⁡

聽了許多人的故事,我發現很少會有「令人滿意的父親」,反而經常是典型的父權男性,並延續上一代同樣父權的父子關係。 ⁡

這讓我很好奇一位好的父親究竟該如何養成?好的父親被期待具備什麼?父親的原型是什麼?社會上有哪位男性可以當作參考的典範? ⁡

相較於女性成為母親的歷程,較容易會看到女性之間的經驗傳承和分享;對男性來說,成為一位父親的歷程似乎是全憑己力,尤其是沒有一個好的父親榜樣作為參考時,往往延續上一代的父子關係,告訴孩子:「因為我小時候我爸也是這樣對我的。」躲進兒子的角色而始終難以成為父親。


所以,父親到底是幹嘛的?」 ⁡

這問題真是有趣,正巧老高昨天影片提到,嬰兒投胎的時候直達女性的子宮,那沒有子宮的男性到底要幹嘛?母親要成為足夠好的母親,進行生育、哺乳這些明確的任務,那男性要做什麼?保護嗎?可是女性也可以保護孩子吧。(好像有不少朋友是在母親單親的家庭中成長的。) ⁡


總之,我覺得探索「父親」的原型和養成很有趣,男性成為父親的歷程似乎很少被討論,充滿未知。老師說下禮拜可以來討論這個議題,覺得又會再有所收穫。 ⁡

這段期間見識到老師帶團體和討論家系圖的方式,覺得多少也學到一點精髓,去探詢人背後的家庭動力、關係的牽絆、不自覺的投射,這些都影響並塑造了人。 ⁡

另外,老師偶爾會引榮格的理論作為參考,也讓我瞭解到心理學理論扮演的角色,並不是要完全依賴或信仰,而是在流動的動力裡,心理學理論有時可以成為過河的跳石。 ⁡

(不過一直想這些也會很耗費腦力就是了)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